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3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暫時。《文明小史.第四八》:「勞航芥無奈,只得權時坐下。」
2.斟酌時機而有所變通。《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雖云禮制,亦有權時。」
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初期為避免水、火、風、雷等天災,用祈禱的方法以避禍求福,就是人同天爭的時期。此為世界進化與人類生存奮鬥的第二個時期。見民權主義第一講。
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霸權時代。是世界進化與人類生存奮鬥的第三個時期,亦為人與人爭的時代。
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上霸權的時代。十六世紀以後的西方各國,由於地理新發現以及海外殖民活動的頻繁,而意識到能掌握海洋者也就能稱霸世界,於是彼此在航海技術及軍器、貿易和行政組織上激烈競爭以求進步,形成「海權時代」的來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出兵的打算。但公孫淵終究叛魏,魏將司馬懿帶兵平亂,淵糧盡投降,與其子公孫修俱被殺害。當時陸遜勸諫孫權時就以「雷霆之怒」來比喻極度的憤怒,後來「大發雷霆」這句成語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大發脾氣,大聲責罵。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趴地屁股抬高被打是韓國部隊和學校甚至家庭盛行的男性對男性的處罰),在韓國的軍事教育影片中可見。韓國威權時代在高級中學配置軍訓教官,學校和軍隊的盛行體罰,有密切的交互作用。在某些實施學長學弟制的團體、機構,有時也有比照部隊的打屁股處罰,見於影視作品中。 台灣國民黨從中國撤退到台灣後,台灣中華民國國軍當中,偶有突發性的拳打、掌摑、腳踢,雖有少數上級對下級施用打屁股處罰(參見江元慶《南陽艦魅影》;張瑞欽、吳豪人、顏萬進、黃居正《大兵月記》等書),但就如同拳打、掌摑、腳踢,都是屬於不當管教範圍的偶發事件。1967年7月5日台灣修...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因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起因黨錮之禍(Disasters of Partisan Prohibitions)是因為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外戚和豪族的勾結所造成的動亂。因為外戚專權時常會遭到反擊,而外戚卻又以皇太后林朝為背景,透過內朝來控制政權。幼帝長大成人後,在皇宮內既被外戚所孤立,於是和平時接近的宦官聯合,意圖突破孤立的狀況,以恢復政權。例如:和帝時,和帝與宦官與鄭眾等人相謀,誅殺外戚的領袖竇憲。這是東漢宦官掌權之時。但宦官真正掌握實權乃在桓帝之時。桓帝與五宦官相謀滅外淒梁冀,受封為侯,從此掌握朝廷大權。因...
籃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隊,因某些事項而停止,則控球隊應獲得另一個新的二十四秒。(2)若球僅對手觸及,而原控球隊仍持有控球權時,不得重新計算二十四秒。2、二十四秒計時器必須停止,但不得重新設定,當:(1)球出界,由原控球隊的球員發界外球。(2)職員中止比賽以保護控球隊受傷的球員。3、罰則:由對隊在距違例處最近的邊線外擲界外球。 二十、球回後場:1、控球隊在前場的球員,不得使球回至後場。2、當控球隊球員有下列情況時,視為球回後場:當球回後場之前,控球隊球員最後觸及,該球已經觸及後場,或若該球員已經觸及後場。3、此種限制,適用於球隊前場的各種情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