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13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舞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唱歌跳舞為樂。《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梳好了堆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樂。《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大喜。進酒作樂,允極其致敬。」《文明小史》第六○回:「原來有兩三個小子,閒著無事,在那裡唱崑曲調,……沖天礮心裡道:『他們倒會作樂。』」
1.制定樂律。《禮記.明堂位》:「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
2.奏樂。《文選.石崇.王明君詞》:「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
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唱與舞蹈。《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三國演義》第八回:「其女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
2.遊逸安樂。《左傳.莊公二十年》:「寡人聞之,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山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山間凹下的地方。《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隨了他一路走去,到一個山坳之處,左右巖崖萬仞。」《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卻把兵馬將士,都埋伏在山坳裡。」
唱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唱歌曲。唐.李遠〈黃陵廟〉詞:「輕舟小楫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湯總鎮叫把收留的苗婆內中,揀會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
椎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髮髻之形如椎。《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湯總鎮叫把收留的苗婆內中,揀會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