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78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歐陽竟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1~1944)江西宜黃人。名漸,以字行。從楊文會學佛,精研唯識,在南京創立支那內學院講授唯識。致力復興玄奘系的唯識學,對中國近代研究唯識的風氣有很大的影響。弟子有王恩洋、呂澂等。有竟無內外學二十六種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畢。如:「功業未竟」。
全、整。如:「竟日」、「竟夜」。
到底、終於。如:「有志者事竟成」。
居然。如:「竟然」、「他竟敢做出這種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切剛盛之氣。與「陰」相對。如:「陽盛陰衰」。
太陽。如:「朝陽」、「陽光」。
人間。如:「陽世」、「回陽」、「陽壽」、「陽宅」。
雄性的、男性的、剛性的。如:「陽性」、「陽剛」、「陽剛之氣」。
偽裝、表面上。如:「陽奉陰違」。
男子的生殖器。如:「陽具」、「陽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的簡稱。如:「歐美」、「歐化」、「歐亞」、「西歐」。
姓。
歐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姓。如唐代書法家歐陽詢。
一代儒宗-熊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後,曾任湖北都督府參謀。後慨然棄政向學,以探討人生的本質、增進國民的道德為己任。1922年在南京從歐陽竟無學佛教唯識學,並和柳詒徵、湯用彤等人交遊。後逐漸離開佛教唯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抗戰時期,繼續著述講學。抗戰末期出版的《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1949年後,繼續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原儒》、《體用論》、《明心篇》等。1968年5月23日在上海辭世,死因是受到紅衛兵日夜不停迫害,癲狂而亡;終年84歲。 哲學觀點: 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人與天地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