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5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歷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楚明白。《朱子語類.卷一一五.訓門人三》:「為學,須是裂破藩籬,痛底做去,所謂『一杖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使之歷歷落落,分明開去,莫要含糊。」
2.參差不齊。如:「窗外的竹影歷歷落落地映在窗紙上,呈現出一幅美妙的圖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下、降下。如:「落花」、「落葉」、「落下」、「落幕」、「降落傘」。
脫漏。如:「脫落」、「遺落」。
停留的地方。如:「下落」、「段落」。
人類聚居的地方。如:「部落」、「村落」。
題、書。如:「落款」。
落落:A>坦白率真的樣子。如:「落落大方」。B>跟別人不相合的樣子。如:「落落寡合」。
稀疏、冷清。如:「疏落」、「冷落」。
降低。如:「落價」、「水落石出」。
得到。如:「她太愛管閒事,結果落得裡外不是人。」
量詞。用於計算成堆成疊物品的單位。如:「一落書」、「兩落碗」。
曲調名稱。如:「蓮花落」。
遺漏、忘記。如:「丟三落四」。
跟不上、掉在後面。如:「落在外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如:「經歷」、「歷練」、「歷險」、「歷盡千辛萬苦」。
過往的。如:「歷年」、「歷代」、「歷次」、「歷史」。
過去的經驗。如:「履歷」、「資歷」、「學歷」。
歷歷:明白清楚的樣子。如:「歷歷如昨」、「歷歷在目」、「往事歷歷」。
歷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明白,分明可數。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歷歷述說平生事,無一不記。」
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高、眾多或稀疏等現象的狀態詞。晉.陸機〈歎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2.形容舉止瀟灑自然,心胸曠達率真。如:「落落大方」。《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
3.形容對人冷淡,與人合不來。如:「落落寡合」。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4.淪落、衰敗的樣子。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聊齋志異.卷一.葉生》:「行蹤落落,對影長愁。」
歷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磊落,清高超俗。《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茂倫嶔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2.參差不齊。晉.王羲之〈答許詢〉詩:「清泠澗下瀨,歷落松竹林。」
3.聲音不絕。元.詹本〈春日攜客遊武夷〉詩:「風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調。」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計數自家所珍藏的珠寶一樣。比喻敘述事物明晰熟練。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本朝之顧亭林、魏叔子、陸桴亭諸公著作,靡不貫串,如數家珍。」清.田雯《古歡堂雜著.卷二.論五言律詩》:「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廣,作態更妍,讀去歷歷落落,如數家珍。」也作「若數家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