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18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靠。元.無名氏《小尉遲》第四折:「俺父親投唐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2.向可依怙的對象歸趨投靠。參見「三歸依」條。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州鄉媿伏,遠邇歸依。」
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願將自己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為佛是師;法是藥;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長阿含經》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也作「三皈」、「三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返回。如:「歸鄉」、「歸國」、「歸途」、「歸心似箭」。
還給。如:「歸還」、「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湊併、聚合。如:「歸併」、「歸納」、「總歸」、「歸類」。
責任屬於。如:「這件事歸我管。」、「這道手續歸他辦。」
依附、順服。如:「萬眾歸心」、「眾望所歸」。
推向別人。如:「歸功」、「歸過」、「歸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著、倚賴。如:「依靠」、「依附」、「相依為命」、「依山傍水」。
按照。如:「依次」、「依舊」、「依照」、「依樣畫葫蘆」。
順從、答應。如:「不依」、「百依百順」、「不管開出什麼條件,我全都依了!」
依依:A>留戀,不忍離去。如:「依依不捨」。B>柔弱的樣子。如:「楊柳依依」。C>思念。如:「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三頭六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苑珠林.卷五.六道篇.脩羅部.述意部》夫論脩羅道者,生此一途,偏多諂曲,或稱兵鬥亂,興師相伐。形容長大,恆弊飢虛;體貌麤鄙,每懷瞋毒;稜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1>海,把日擎2>雲,天上求餐,海中釀酒,如斯之類,悉為歸依。 〔注解〕 (1) 蹋:音ㄊㄚˋ,通「踏」,腳著地或踩物。 (2) 擎:高舉、支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歸依。如:「趨附」、「歸附」。《淮南子.主術》:「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詠經或唱讚都稱為「唄」,在中國只有唱讚稱為「唄」。南朝梁.簡文帝〈吳郡石像碑〉:「頂禮歸依,歌唄贊德。」
所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屬於、歸依。如:「心有所屬」。
南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Namas的音譯。為敬禮的意思。但在中國常被誤解為歸依的意思。《妙法蓮華經》卷一:「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宋.蘇軾〈阿彌陀佛贊〉:「口誦南無阿彌陀,如日出地萬國曉。」
三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上指三歸依。參見「三歸依」條。《水滸傳》第四回:「長老用手與他摩頂受記道:『一要皈依三寶,二要歸奉佛法,三要歸敬師友。此是三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