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通行的路。《老殘遊記》第八回:「可了不得!我們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
2.比喻步上毀滅之途。《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你可曉得你家裡的父母,還在那裡等你們顯親揚名哩!為甚只顧走到死路上去?」
草蜢撩雞公--自尋死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蚱蜢戲弄公雞,只有被雞欺負、吃掉的份。比喻:
1.自不量力。例:你係敢打佢,該就像草蜢撩雞公。(你要是敢打他,那就是自不量力。)
2.自惹其災,自尋死路。例:你無愛命了,正會做草蜢撩雞公个事。(你不要命了,才會自尋死路。)
街死街埋,路死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不在乎,隨便怎樣都可以。《金瓶梅》第四六回:「想著前日道士打看,說我命短哩!怎的哩?說的人心裡影影的。隨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裡,就是棺材!」
死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在路邊,是詛咒別人慘遭橫死的一種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不通的、無法前進的。[例]死路、死巷子、死胡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馬舟車通行的途徑。如:「陸路」、「水路」、「馬路」、「公路」、「鐵路」。
方面、方向。如:「各路人馬」、「兵分三路」、「四路進攻」。
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門路」、「路子」。
條理、紋理。如:「思路」、「紋路」、「理路」。
公共汽車的路線。如:「十五路公車」。
種類。如:「他們是哪一路人?」、「這是哪一路的貨色?」
來路:來源。如:「來路不明」。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緩既不能保證,那割地又有什麼用?現在割讓了六個小城,等到秦國再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割地,不如用五個城池去賄賂秦國的頭號大敵齊國,立下盟約,合力攻秦。這樣不但不會便宜了秦國,還可以和別國結盟,成功之後也能從秦國那兒要回我們割給齊國的土地。」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虞卿去向齊王遊說。《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飛蛾撲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也作「飛蛾赴火」。
水泄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釋善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經序分義.卷二》:「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
自投羅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紅樓夢》第十二回:「鳳姐因他自投羅網,少不的再尋別計,令他知改。」 詞義比喻自取禍害,陷身羅網。 用法形容自動進入失敗之境。 相似詞自尋死路 / 自取滅亡 / 飛蛾投火 / 自掘墳墓 相反詞自謀生路 / 自求多福 / 明哲保身 例句敵暗我明,此番前去,等於是自投羅網,絕無生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