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殊方同致     
瀏覽人次:713 收藏人次:0
比喻方法雖異但所得效果相同。參見「同歸殊途」條。《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序》:「考其終始,要其會歸,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瀏覽人次:47155 收藏人次:3141310
給與。如:「致送」、「致贈」。
招引。如:「招致」、「致禍」。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竭盡、盡力。如:「致力」。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獲得。如:「致富」。
使得。如:「導致」、「以致」。
    
瀏覽人次:30970 收藏人次:4258702
不同的。如:「殊途同歸」。
特別的、非常的。如:「特殊」、「殊榮」、「才能殊異」、「殊可欽佩」。
    
瀏覽人次:20169 收藏人次:4001670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如:「正方」、「長方」。
方形的。如:「方糖」、「方桌」、「方塊酥」、「魔術方塊」、「天圓地方」。
整齊。如:「格局方正」、「字體方正」。
端正、正直。如:「方正不阿」、「品行方正」。
位置。如:「方向」、「地方」、「東方」、「四方」、「四面八方」。
一邊或一面。如:「方面」、「對方」、「雙方」。
某一區域的。如:「方志」、「方言」、「方音」。
辦法、法子。如:「方法」、「方略」、「方式」、「千方百計」、「教導有方」。
配藥的單子。如:「祕方」、「偏方」、「處方」、「藥方」。
剛、才。如:「方才」、「書到用時方恨少」。
當、正在。如:「方今」、「方興未艾」、「來日方長」。
數學上指一個數自乘若干次的積。如:「平方」、「立方」、「乘方」、「次方」。
量詞。用於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三方圖章」、「一方手帕」、「硯臺一方」。
部首。
姓。
    
瀏覽人次:17142 收藏人次:8024485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殊方     
瀏覽人次:203 收藏人次:0
1.不同的方法或方向。《淮南子.泰族》:「趨行不得不殊方。」
2.異鄉。《文選.班固.西都賦》:「踰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唐.杜甫〈九日〉詩:「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同致     
瀏覽人次:162 收藏人次:0
1.同歸,同一趨向。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塗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晉書.卷二二.樂志上》:「協時正統,殊塗同致。」
2.一同效命。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於是見君親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3.神態相同。清.曹寅〈北院鶴〉詩:「四鶴不同致,翛然神迥超。」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40148 收藏人次:2340752
條。
01.南朝梁.沈約〈齊太尉王儉碑〉:「殊文共會,異軫同歸;堆案盈几,充庭滿室。」 參考詞語︰殊方同致注音︰ㄕㄨ ㄈㄤ ㄊㄨㄥˊ ㄓˋ漢語拼音︰shū fāng tóng zhì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隋書.卷七五.儒林列傳序》:「考其終始,要其會歸,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參考詞語︰殊致同歸注音︰ㄕㄨ ㄓˋ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shū zhì tóng guī釋義︰致,施行、執行。「殊致同歸」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隋書.卷二二.五行志上》:「夫神則陰陽不測,天則欲人遷善。均乎影響,殊致同歸。」 參考詞語︰殊轍同歸注音︰ㄕㄨ ...
同歸殊途     
瀏覽人次:3493 收藏人次:242423
目的相同,而所經的途徑不同。語本《易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比喻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效果或目標一致。《文選.嵇康.琴賦》:「其餘觸類而長,所致非一,同歸殊途,或文或質。」也作「殊方同致」、「殊途同歸」、「殊塗同歸」、「殊塗同會」、「殊塗同致」、「殊塗一致」、「殊路同歸」、「殊致同歸」、「異途同歸」、「異路同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