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8.7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殲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消失不見。《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清冷冷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
2.完全消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若得強盜殲滅,只此空門靜守,便了終身。」
殲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消滅敵方兵力,使其屈服投降的戰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除盡、除絕。如:「消滅」、「殲滅」。《國語.晉語五》:「國之良也,滅其前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盡、消滅。[例]殲敵、殲滅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乃將句踐囚禁於會稽,以報父仇。後率兵會諸侯於黃池,與晉國爭霸。句踐乘虛而入,殲滅吳國,夫差自刎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2) 昏乃戒:傍晚時進入警戒狀態。昏,傍晚。戒,防備。 (3) 秣馬食士:餵給馬匹糧草,供給軍士飯食。秣,音ㄇㄛˋ,餵牲口。 (4) 服兵擐甲:拿著武器,穿著盔甲。擐,音ㄏㄨㄢˋ,穿著。 (5) 係馬舌:把馬舌勒住,不讓馬發出聲音。係,通「繫」。 (6) 出火灶:不點燈,只用灶火照明。 (7) 徹行百行:以百人通為一行,百行為萬人的軍陣。徹,通。行,音ㄏㄤˊ。 (8) 行頭皆官師:以大夫為每行行頭。行頭,一行當頭的人。官師,大夫。 (9)...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靡」原是形容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用於人,則可比喻潰敗逃散,見於《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據載,秦朝末年,群雄紛紛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其中以項羽、劉邦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項羽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跟隨叔父項梁起義,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仍號楚懷王。懷王派遣項羽、劉邦分道伐秦。項羽在鉅鹿一戰中殲滅秦軍二十萬,建立極大的功勞。劉邦則用張良的計策,對秦官員人民採懷柔政策,最先順利進入關中,秦朝至此滅亡。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立即率兵入關,與劉軍對峙。在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未遂,後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種種舉措,大失民心,於是...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方疲勞,實力削減時,再加以攻擊。[例]足智多謀的師命軍隊以逸待勞,伺機將敵軍一舉殲滅
直搗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攻入敵人都城要地。典出《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例]大批官兵集結上山,準備直搗黃龍,一舉殲滅盜匪。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蜀王,都成都。次年稱帝,國號「成家」。光武帝建武三年,遺將軍李育攻三輔,兵敗。建武十二年,光武帝派軍殲滅之,述被殺。 (5) 漢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漢水流貫其間。 (6) 三輔:指西漢首都長安(地約當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附近。 (7) 因:憑藉。 (8) 儻:音ㄊㄤˇ,同「倘」,如果、倘若。〔參考資料〕 《輅別傳》(據《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裴松之注引)瑯邪太守單子春雅有材度,聞輅一黌之俊,欲得見,輅父即遣輅造之。大會賓客百餘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輅問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貴之姿,輅既年少,膽未堅剛,若欲相觀,懼失精神,請先飲三升清...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澤了。晉文公辭世後,秦國發兵侵襲與晉國同盟的鄭國和滑國,引發了殽之戰,秦軍因而才會在殽山谷中計被晉國殲滅。從此之後,秦國就一面聯楚抗晉,又一面和晉國多次交戰,陸續爆發了令狐之戰、河曲之戰、輔氏之戰等。兩國從此斷絕往來,這些都是秦國應該負責的。雖然如此,晉國還是希望和秦國恢復邦交,也因顧念兩國往日友誼,才在兩年前再度跟秦國和談,訂下了「令狐之盟」,沒想到盟約才訂不久,秦國便背誓毀約。白狄和秦國都在雍州,是君王您的仇敵,但卻是晉國的姻親。君王您賜給晉國的命令說:「我們和你們一起攻打狄人。」我們晉國君顧不得與白狄的姻親關係,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