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毒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有毒藥的酒。《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即聚兵起營臺,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欲先以勞軍,因襲擊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米、麥或水果等製成的飲料,因含酒精會使人喝醉。如:「米酒」、「烈酒」、「葡萄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含有對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物質的。如:「毒品」、「毒藥」。《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鴆止渴」之「鴆」,典源作「酖」。「酖」通「鴆」。鴆,以鴆鳥羽毛浸製而成的毒酒。「飲鴆止渴」指飲毒酒以解渴。比喻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更大的禍患。語本《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毒酒。通「酖」。如:「飲鴆止渴」。
毒酒害人。《國語.魯語上》:「溫之會,晉人執衛成公歸之于周,使醫鴆之,不死,醫亦不誅。」《三國演義》第二回:「何后嫉妒,鴆殺王美人!」
引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飢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飢,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梁商看了以後便上書為宋光脫罪,霍諝也因此而顯露名聲。後來「飲鴆止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更大的禍患。
以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那陳小官人害了十年癩症,請了若干名醫,用藥全無功效。今日服了毒酒,不意中,正合了以毒攻毒這句醫書,皮膚內迸出了許多惡血,毒氣洩盡,連癩瘡漸漸好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酒。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皁飭司直,肅清風禁。筆銳干將,墨含淳酖。」唐.皇甫枚〈溫京兆〉:「事覺,飲酖而死。」
酖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藥或毒酒。《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唐.孔穎達.正義:「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藥,不可懷戀也。」《後漢書.卷四八.霍諝傳》:「止渴於酖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也作「鴆毒」。
止渴飲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解渴而喝毒酒。語本《後漢書.卷四八.霍諝傳》:「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後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的大禍患。《掃迷帚》第二四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當。」也作「飲鴆止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