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5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女孩。通常含有輕視的意味。《紅樓夢》第六○回:「這會子又調唆我和毛丫頭們去鬧。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伏你。」《老殘遊記》第一五回:「方纔為這一個毛丫頭的事,商議了半天,正經勾當,我的煙還沒吃好。」
毛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幼的女孩。有親暱或戲謔的意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齣:「難道三百兩花銀,買不去你這黃毛丫頭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叉的物體。如:「樹丫」、「腳丫」。
丫頭:A>舊稱供使喚的年輕女僕。B>父母對女兒,或長輩對女孩子親切的稱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小。如:「毛孩子」、「毛丫頭」、「毛毛雨」、「毛驢」。
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女孩頭上常梳丫形髮髻,因而稱女孩為「丫頭」。如:「黃毛丫頭」。唐.劉禹錫〈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安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安、平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行人安穩,布颿無恙。」《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下:「一釜變化蓮花座,四伴是冷水池;此中坐臥,甚是安穩。」
2.安妥、穩妥。《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今宿於驛亭,豈不惹人盤問?還到前村,擇僻靜處民家投宿,方為安穩。」《紅樓夢》第五回:「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是安穩的。」
3.安歇、就寢。唐.張鷟《遊仙窟》:「新婦向來專心為勾當,已後之事,不敢預知。娘子安穩,新婦向房臥也。」
4.睡得很熟、睡得很沉。《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樊)寮欲喚師針灸,恐痛,與口於母腫上吮之,即得小差,以膿血數口流出,其母至夜,便得眠臥安穩。」《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這一覺不比先前,且是睡得安穩,有一個多時辰,才爬起來。」
5.閒靜穩重。如:「他的氣質安穩,處事神閒氣定,從容不迫。」
拐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拐杖。《紅樓夢》第八三回:「看見老婆子手中拿著拐棍,趕著一個不乾不淨的毛丫頭道:『我是為照管這園中的花果樹木來到這裡,你作什麼來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