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1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主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教育的觀念,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不同的詮釋。傳統的文化學者皆認為社會創造了學校,並維持了學校的發展;學校獨特的功能是經由社會所賦予,而非透過受聘的教師。這樣的信念,使得社會上的公共事務流於威權專斷,也使得學校受到這些獨特力量的宰制,而不為近代的民主社會所接受。
  由於民主的風氣逐漸興起,且為人們所接納,因此新的一代乃要求以新的方式來掌握知識的問題,並以一種公認為最佳的態度予以處理。其實,這種需求就是民主式生活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特徵;同時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教育觀的改變。人們要求學校必須教導他們的孩子創造性的批評、自由的探究與開放的心胸,並且願意學校在有效安排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民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主權屬於全體人民的政治體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監督政策運作。
主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的高級神職人員。由教廷派任,直接隸屬教宗,掌理各地區教會的教務,管轄神父及教友。如:「樞機主教」。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