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3.9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遇不平的事而憤怒。《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王良氣不平,又自恃尊輩,喝道:『你如此氣質,敢待打我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凹凸、不平坦。《文選.張衡.思玄賦》:「天蓋高而為澤兮,誰云路之不平。」
2.不公平。《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王為天下宰,不平。」
3.心中不滿意。含有氣憤的意味。《楚辭.宋玉.九辯》:「貧士失職,而志不平。」《三國演義》第三三回:「眾將聞言,俱懷不平。」
4.身體不適。唐.徐堅《初學記.卷一七.孝弟四.事對》:「郁察母顏色不平,輒復不食。」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加以干涉。比喻見義勇為,打抱不平。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幸得彼處上司道我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士,屢次著我捕盜,有功加授巡檢之職。」《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一生性氣不好,慣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作「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英雄本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雄原有的作風與精神。如:「老兄快人快語,果然不失英雄本色。」《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只是一生性氣不好,慣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最喜打天下有本事的好漢。……四公子道:『只纔是英雄本色。』」
性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性情、脾氣。《水滸傳》第二一回:「你只是性氣不好,把言語傷觸了他。」《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只是一生性氣不好,慣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志氣。《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不帶性氣底人,為僧不成,做道不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