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3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生氣過度而死亡。《紅樓夢》第一六回:「秦鐘本自怯弱,又帶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見老父氣死,此時悔痛無及,更又添了許多症候。」
2.形容極度氣惱。《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說了他們,他們還要笑我說背時的話,你說可要氣死了人!」《紅樓夢》第三四回:「薛蟠道:『真真的氣死人了!賴我說的我不惱,我只為個寶玉鬧的這樣天翻地覆的。』」
人比人,氣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生在世各有境遇,各見得失,若事事與人比較長短,則徒然自尋煩惱,落得生氣頹喪。如:「張先生家境富裕,為人又聰明幹練,你偏喜歡和他比長較短,這不是『人比人,氣死人』嗎?」
氣死驗無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人不要生氣,以免傷身。
氣生氣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得死去活來。形容生氣到了極點。《金瓶梅》第二回:「那婦人氣生氣死,和他合了幾場氣。」
氣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燈。因外有護罩,風吹不熄,故稱為「氣死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怒、憤怒。如:「氣惱」、「氣死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氣的來有眼如盲,有口似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2)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氣死我了!」。(3)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心眼」。(4)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5) 堅決的。如:「死守」、「死戰」、「死不認帳」。(6)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7)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8)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9)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
理情行為治療(REB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沒有人可以在你身上製造任何情緒,除非你那麼想我被「你」氣死的謬論,麻煩總是自找的由多個角度角度來看待事物REBT不是不要有負向情緒,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負向情緒 具體化我們所知覺的描述,總是「打過折扣的事實」,要盡量減少批判式的敘述,增進描述式的敘述。就事論事,不過度推論,並能看清自己的偏執。1. 就事論事,不以偏概全,不踐踏自尊(行為≠人格)2. 不用絕對化的陳述,而是用條件式、描述性的陳述例如:我希望你停下手邊的事,先去整理房間。我會在十分鐘後回來確定你已經開始整理了。...
消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弄。《水滸傳》第三回:「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你幹了虧心的事,氣死了老娘,又來消遣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氣、動怒。如:「有什麼不高興就說出來吧!別嘔出病來。」《水滸傳》第二回:「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鎗使棒,母親說他不得,嘔氣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