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2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必死。《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
2.決一死戰。《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3.處決死刑犯。《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京師決死,蒞以御史、金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堤防潰壞。如:「決堤」、「崩決」、「潰決」、「黃河決口」。
競爭勝負。如:「決賽」、「決一死戰」。
拿定主意。如:「決定」、「決議」、「猶豫不決」。
處死。如:「處決」、「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2>以為四隊,四嚮3>。漢軍圍之數重。項王4>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5>。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6>,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注解〕 (1) 典故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拚死、決死。《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臨河水擺下戰陣,原指臨敵時後退無路的拚戰策略。古書中有「背水陣」的記載,見《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後引申指陷入絕境中的決死戰鬥。[例]今天這場決賽,如想晉級,只有背水一戰。
諸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各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漢書.卷三九.蕭何傳》:「且諸君獨以身從我,多者三兩人。」
敬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愛慕。《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今日陣前,見公之勇,十分敬愛,故不忍以健將決死戰,特遣寵來奉邀。」《紅樓夢》第五一回:「關夫子一生事業皆是有據的,如何又有許多的墳,自然是後來人敬愛他生前為人,只怕從這敬愛上穿鑿出來,也是有的。」
殊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斬首的刑罰。《漢書.卷一.高帝紀下》:「今天下事畢,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2.竭盡死力。《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精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精完美。《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即嘗已為人治,診病決死生,有驗,精良。」《三國志.卷二七.魏書.胡質傳》:「規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