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73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河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燒鍊的藥。即鉛。唐.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昭夷序〉:「而嘗採奼女於江華,收河車於清溪,與天水權昭夷,服勤爐火之業久矣。」
2.小兒胎衣的俗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二.人部.人胞》:「胚胎將兆,九九數足,我則乘而載之,故謂之河車。」
河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百合科七葉一枝花屬。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肉質。莖直立,高三十至一百公分。葉七至十枚輪生莖頂,橢圓形。花單生莖頂,花被二輪,外輪花被片四至六枚,葉狀,內輪花被片線形。蒴果三至六瓣裂。也稱為「金線重樓」、「重樓」、「七葉一枝花」。
2.胞衣的別名。參見「胞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陸上靠輪子轉動行走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
利用輪軸轉動的機械。如:「水車」、「風車」、「紡車」。
縫製。如:「車衣服」、「車布邊」、「車鞋面」。
量詞。用於計算車載物的單位。如:「一車砂石」。
象棋棋子之一。如:「車馬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水道的通稱。如:「運河」、「河流」。
黃河的簡稱。如:「河西」、「河東」、「河套」。
成河川狀的群體。如:「星河」、「銀河」。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孫思邈〈四言〉詩(據《全唐詩.卷八六○.孫思邈》引)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為夫婦,結為魂魄。一體混沌,兩精感激。河車覆載,鼎候無忒。洪鑪1>烈火,烘燄翕赫2>。煙未及黔3>,燄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靂。 〔注解〕 (1) 鑪:同「爐」,盛火的裝置,可用於治煉、烹飪等。 (2) 翕赫:盛大的樣子。翕,音ㄒ|ˋ。 (3) 黔:音ㄑ|ㄢˊ,黑色。
一念之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
七葉一枝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s、Chinese Paris Rhizome別名:蚤休、重樓、重台、重樓金線、燈台七、鐵燈台、草河車、白河車、枝花頭、海螺七、螺絲七、三層草、七葉蓮等植物分類:百合科(Liliaceae) 七葉一枝花屬(Paris)(註1)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區:七葉一枝花通常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香港、喜馬拉雅等地區台灣分布情形:七葉一枝花在台灣多生長於中、低海拔的山部地區,常見其生長在林緣陰濕地等用途:庭園蔭蔽處美化、大型盆栽及藥用等 介紹百合科(...
溫瑞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被迫轉赴香港。1981年溫、方二人「逃亡」達香港,溫氏武俠《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在《明報日報》、《明報晚報》連載發表並出書。1983年下半年,「亞視」招攬溫氏爲「創作經理」。同年開始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附屬機構「博益」出版社出書,武俠作品亦終在台灣由「萬盛」重印推出。作品《四大名捕會京師》及《神相李布衣》在亞洲電視開拍。武俠作品及劇本屢爲電影公司改編推出。1988年臺灣中視推出劇集「四大名捕會京師」。在台灣最大報刊之一的《中國時報》人間版長期連載武俠小說:《刀叢裏的詩》,及在《聯合報》...
一念之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一念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