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991 ms
共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泄沓」、「泄泄」等條。
1.液體或氣體排出、漏出。如:「排泄」。《漢書.卷二九.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隄防,終不能泄。」
2.透露、露出。如:「泄露」、「泄密」。《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
3.發散。如:「泄恨」、「泄憤」。
1.中醫上指肌肉失去收縮功能的症狀。漢.張機《匱要略方論.卷上.中風厲節病脈證並治.烏頭湯》:「筋傷則緩,名曰泄。」
2.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泄柳。
|
水泄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水都無法流通。比喻防備極嚴密。《三國演義》第九二回:「近聞諸葛亮殺敗夏侯楙,困於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圍之中而出?」亦用以形容擁擠不堪。《儒林外史》第五回:「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老師夫,鬧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通。」也作「水洩不通」。
|
排泄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排泄系統(excretory system)1.1 腎臟1.2 腎元1.3 排尿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排泄系統(excretory system)動物所攝取的食物經消化道的消化作用之營養素,又經血液運輸系統的運送到全身組織細胞供代謝作用。細胞的代謝廢物有水、二氧化碳、含氮廢物、色素等。人體的排泄器官有四種:肺、消化道、腎和汗腺。人的排
|
泄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怠惰渙散的樣子。《明史.卷二七七.陳子龍傳》:「中興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舊物。今入國門再旬矣,人情泄沓,無異昇平。」《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壞於各道節度,各道節度非有唐末之橫也,而平居泄沓,臨事張皇。」
|
泄泄沓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懈怠渙散的樣子。《明史.卷二九四.忠義傳六.司五教傳》:「陛下議均輸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討賊諸臣泄泄沓沓,徒糜數百萬金錢。」
|
泄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該讓人知道的事讓人知道了。《西遊記》第二三回:「情知定是佛仙點化,他卻不敢泄漏天機。」《儒林外史》第三○回:「姓名此時還說不得,若泄漏了機關,傳的他知道,躲開了,你還是會不著。」也作「洩漏」、「洩露」。
|
泄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消息或祕密向人透露。如:「這件事已列為最高機密,不可以隨便泄露。」
|
排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把體內無用的物質排出體外的機制。如動物由肺部呼出二氧化碳,由腎臟和汗腺排出尿、汗,以及植物將多餘水分和礦物質排出體外,皆稱為「排泄」。清.楊鞏《中外農學合編.卷一一.蠶類.飼育.畱種.附外洋法》:「將雌蛾另置箔内,稍振動之,使尿液排泄淨盡,乃取而勻置種紙上,使之產卵。」清.孫寳瑄《忘山廬日記》:「水之益人也,非徒療渴而已。……作用既畢,由肺臟及皮膚之毛孔排泄水蒸氣而出之。」
|
發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散出來。《禮記.月令》:「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也作「發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