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3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整理後成為較有系統、完備的某一類法律的總稱。如民法典
漢摩拉比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成文法典。完成於巴比倫第一王朝的漢摩拉比君主(西元前1792~1750)。全文二百八十二條,包括經濟條款、刑法和民法。法典刻於黑色石柱。西元一九○一年出土,現保存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拿破崙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破崙法典》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於西元1804年在議會通過的一系列法典,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狹義僅指《拿破崙民法典》,共2281條;該法典承認貴族、平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權利,為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及歐、美各國成文法的基礎之一。
查士丁尼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五二八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命法學家特里波尼(Tribonian)等編纂的彙編式法典,於西元五三四年完成。法典內容為東羅馬帝國時期的皇帝敕令、權威法學家的法律解釋,以及作為法律學生學習法學的入門教材等。該法奠定了後世民法的基礎,為研究民法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資料之一,又稱為「民法大全」。
羅馬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羅馬所行的法律。起於西元前五世紀參考雅典法律所訂立的《十二木表法》。其主要精神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被證明為有罪之前,均應視為無辜。後查士丁尼為帝,令學者纂為法典,計為四部,集其大成。後來的《拿破崙法典》及《腓特烈法律》皆以此為範本。
馬奴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說是人類始祖馬奴得到神的啟示,用有韻的梵文寫成的婆羅門教法規。為十九世紀以前,民法、刑法、司法判斷的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作為依據或規範的書籍。如:「字典」、「典籍」、「經典」、「法典」、「引經據典」。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明達到高峰,尤其在第六代漢摩拉比王統治時期,更創建了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並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巴比倫王朝瓦解後,亞述帝國於西元前八世紀建立,發動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國家,其後則被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和東部的米底王國共同消滅。最後,整個兩河地區則為波斯帝國所征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Keyword:Two River Culture、Mesopotamia Culture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初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32-38(註...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 level),約從青年期到成人,又分為兩階段,及第五階段的社會契約導向(遵守人權與社會契約所訂的法典),以及第六階段的普遍道德法則導向(尊重個人尊嚴和道德自律)。基本上,此法是以生活中真實或假設性故事所呈現兩難為內容,提供學生討論和選擇之用。教學程序為以下步驟:1.引起學生學習動機;2.呈現道德兩難的故事(用板書、講義、投影片、powerpoint方式);3.學生察覺兩難問題性質;4.學生寫下暫時性的理由;5.學生進行分組討論;6.各組提出分組報告並書寫理由;7.全班一齊討論,個人可改變當初所做的決定及理由;8.教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