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1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海偏遠的地方。《書經.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水彎曲轉角的地方。如:「海隅」。唐.杜甫〈潼關吏〉詩:「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鄰陸地,比洋小的水域。如:「黃海」、「南海」、「地中海」。
內陸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裡海」。
比喻數量龐大的事物。如:「花海」、「火海」、「人山人海」。
大的。如:「海量」、「誇下海口」。
領域。如:「苦海無邊」、「學海無涯」。
與海洋有關的。如:「海員」、「海事」、「海軍」。
海報:貼在街頭或公共場所,上有圖畫和文字,具有宣傳、廣告作用的大型紙張。如:「此處不可張貼海報。」
海關:設在機場、港口,對進出口貨品、行李進行檢查並徵收關稅的機關。如:「他是海關的檢查員。」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吾朱傳.陸瑁》嘉禾元年,公車徵瑁,拜議郎、選曹尚書。孫權忿公孫淵之巧詐反覆,欲親征之,瑁上疏諫曰:「臣聞聖王之御遠夷,羈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謂之荒服,言慌惚無常,不可保也。今淵東夷小醜,屏在海隅,雖託人面,與禽獸無異。……且沓渚去淵,道里尚遠,今到其岸,兵勢三分,使彊者進取,次當守船,又次運糧,行人雖多,難得悉用;加以單步負糧,經遠深入,賊地多馬,邀截無常。若淵1>狙詐2>,與北未絕,動眾之日,脣齒相濟3>。若實孑然4>無所憑賴,其畏怖遠迸5>,或難卒滅。使天誅稽於朔野,山虜承間而起,恐非萬安之長慮也。」權未許。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猶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藏、隱居。《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抱道懷貞,潛翳海隅。」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萬壽盛典初集.卷七九.歌頌》:「至若恩溢函夏,澤沛海隅。解雨行而三千之屬有赦,巽風布而億萬之賦忽除。父老擎觴,競下車前之拜;野人獻曝,偏多道左之呼。」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罰一經執行,犯人或死或傷的事實,絕不可改變。語本《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引申為事物一經形成,即不易改變。唐.白居易〈太湖石記〉:「然而自一成不變以來,不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後多用來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也作「一成不易」。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閑疾4>。白日未移5>,前驅6>已屆7>。群師按部,左右就隊,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蔕芥,濟元勳於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注解〕 (1) 高鶩:凌高疾馳。鶩,音ㄨˋ,通「騖」,疾馳。 (2) 赴質:奔赴目標。質,箭靶,引申為目標。 (3) 榜人:船夫。榜,ㄅㄥˋ。 (4) 閑疾:熟習急速。閑,通「嫻」。 (5) 白日未移:白天還沒結束。 (6) 前驅:在最前方的引導部隊。 (7) 屆:至、到。
狂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於激進與過於保守的人。《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華士,義不事上,隱於海隅,而太公誅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光天化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天化日」係由「光天」及「化日」二詞組合而成。「光天」指陽光普照之天。這個詞見於《書經.益稷》:「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惟帝時舉。」禹稱讚舜帝的德行如陽光普照天下,從天涯到海角的黎民百姓,萬國的眾多賢能的人,都是舜帝的臣子,為舜帝所用;這裡的「光天之下」本指普天之下。「化日」,指太平盛世。這個詞見於《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裡所收錄王符《潛夫論.愛日》:「化國之日舒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亂國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意思是說在政治清明、有教化的國家,人民的生活過得安閒舒適,所以有餘力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沒有教化的亂國,人民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