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0.57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淡新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新檔案》是清乾隆41年(1776)至光緒21年(1895)的120年間淡水廳、新竹縣及臺北府的行政與司法檔案。在現存的清代臺灣省、府、州、縣、廳署檔案中,以《淡新檔案》最具規模、完整而且時間較長。當今所存的中國縣級檔案為數不多,《淡新檔案》因此亦名列世界有名的中國縣級檔案之一,是研究我國清治時代臺灣行政、司法、經濟、社會、農業等極有價值之第一手資料。其對研究臺灣法制史、地方行政史、社會經濟史等,深具學術價值;是瞭解傳統中國法律制度與司法審判、各種社會現象、風俗習慣等之重要史料。
  該批檔案於光緒21年(1895)臺灣被割讓予日本時,經日本新竹地方法院承接,轉送覆審法院(後改...
戴炎輝(1953)。清代淡新檔案整理序說。臺北文物,2(2),2-7。
戴炎輝(1971)。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第一冊):弁言。臺灣文獻叢刊,295,1-4。
戴炎輝原編,高志彬重編(1987)。淡新檔案目錄稿(一):序例。臺北文獻,79,259-263。
淡新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新檔案〕這個名稱,是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戴炎輝教授所收。據戴教授說,這些文件包括清代嘉慶17年(1812)至光緒21年(1895)臺灣淡水廳、臺北府及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  中、日甲午戰後日本侵占臺灣時,這批資料最初由當時的新竹法院承接,再轉送覆審法院(後改為高等法院),復由該院轉贈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作為學術研究資料,日人稱之為〔臺灣文書〕。民國34年臺灣光復,政府明令將日據時代之臺北帝大改稱為國立臺灣大學,此(1945)一檔案遂由臺灣大學法學院承接,並由法律系教授戴炎輝著手整理,自民國36年底迄42年3月,戴教授偕同陳棋炎等數人,將這批業已殘破散亂之檔案,遂案逐件予以裱揹修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用過、第一次用的。與「舊」相對。如:「新衣」、「新車」、「新辦法」。
開始的。如:「新年」、「新學期」。
剛出現或剛開始的。如:「新芽」、「新居」、「新寫的書」、「新買的鞋」。
新的事物。如:「迎新」、「溫故知新」。
形容結婚時的人和物。如:「新娘」、「新房」。
革除舊的、有新的作為。如:「改過自新」、「日新又新」。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的橫木或邊框。如:「框檔」、「橫檔」、「床檔」。
存放公文、卷宗的櫥架。如:「歸檔」、「清檔」、「存檔」。
分類保存的文件或資料。如:「查檔」、「入檔」、「檔案」。
電影或戲劇節目放映演出的時段。如:「檔期」、「黃金檔」、「八點檔」。
汽車變速器。如:「排檔」、「換檔」。
貨品的等級。如:「低檔貨」、「高檔產品」。
時間或空間的空隙。如:「空檔」、「填檔」。
量詞:A>計算娛樂節目演出期間的單位。如:「下一檔戲」、「作了三檔秀」。B>計算事物、事件的單位,相當於「碼」、「件」。如:「為了這檔事,我四處奔波,可真累壞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濃、稀薄的。如:「淡酒」、「雲淡風輕」、「濃妝淡抹」。
不含鹽味或鹽味少的。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不計較。如:「淡薄名利」、「淡然處之」。
不熱心。如:「冷淡」、「淡漠」、「他淡淡的應了一聲,顯得很不熱絡。」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今天的生意很淡。」
色淺。如:「淡黃色」、「這件衣服的顏色很淡。」
清淡:A>味道很薄,口味不重。如:「我平常吃得很清淡。」B>生意不好。如:「生意清淡」。
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官署和現今機關團體等,分類保存的各種文件和材料。多指含有公證價值的手寫或印刷文書而言。
2.一種相關聯電腦資料或程式紀錄之集合,通常具有檔案名稱及副檔名。
3.法律上指各機關依照管理程序,而歸檔管理之文字或非文字資料及其附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