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4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混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浪翻湧的樣子。《孟子.離婁下》:「源泉混混,不舍晝夜。」也作「袞袞」、「滾滾」。
1.元氣顯著的樣子。《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2.濁亂的樣子。《楚辭.王逸.九思.傷時》:「時混混兮澆饡,哀當世兮莫知。」
3.波浪的聲音。《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4.苟且度過。如:「像我們這些庸材,只好混混日子了。」
混混沌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迷糊糊而不清醒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長大起來,仍然是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2.模糊而不分明。《老殘遊記》第七回:「揭起門簾來,只見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價白,覺得照的眼睛發脹似的。」
混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如:「他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混混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混混」條。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釋義 撲朔︰跳躍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 3.用法 本意謂兩兔並走,雌雄莫辨。今用以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認清楚。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捉摸、盤根錯節、混混沌沌 義反 一目了然、涇渭分明 5.例句 偵探已從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找到最關鍵的環節,破解這個難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滇遊日記三》:「泉混混平吐,清洌鑑人眉宇。」
滾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翻湧浮沉的樣子。如:「波濤滾滾」、「滾滾紅塵」、「黃沙滾滾」。也作「混混」、「袞袞」。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以降,台灣經歷中美斷交、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日漸低落。青年學子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在何方,終日混混噩噩,對西方(尤其是美國)所引入的資訊,不經篩選消化就全盤接受,音樂這個領域也是如此。余光中在美國的期間,正逢搖滾樂流行之時。這種異國詩樂,有別於他所堅持的中國傳統詩文之美,是一種嶄新的體驗:「這次來美,發現還有一項同好:搖滾樂。看到異國披髮朗吟的詩人,一揮手,一投足,一啟唇之間,欣然而聆者數以萬計,乃感到自己的現代詩太冷,太窄,太迂緩了。」(余光中,1972:166)對詩創作的新感受,反映在余氏1974年出版的詩集《...
教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誘導唆使他人做不正當的事。[例]他常常教唆附近的小混混到處惹事生非,讓當地居民痛恨不已。
袞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波浪翻湧的樣子。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也作「混混」、「滾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