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淺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少而粗淺鄙陋。《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孔安國傳》:「篇或數簡,文意淺陋。」《紅樓夢》第一○回:「晚生粗鄙下士,本知見淺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智謀粗陋、程度不高。如:「淺陋」、「膚淺」、「淺見」、「淺謀」、「才疏學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淺短的。如:「淺陋」、「鄙陋」、「孤陋寡聞」。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獨孤及》:「然則多聞闕疑,不恥下問,聖人之心也。」《老殘遊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餘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破壞整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在字句上推敲琢磨。※#語或出元.秦&25cd1.jpg;夫《剪髮待賓》第二折。後用「咬文嚼字」形容拘泥於文字詮釋而流於見解迂腐、淺陋,亦用於形容好稱引古書以賣弄才學的淵博。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據《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引)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難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言為無不周遍,實則外於倫理;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誕1>妖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2>天下於汙濁;雖高才明智,膠3>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 〔注解〕 (1) 邪誕:荒誕不經。 (2) 溺:使陷溺。 (3) 膠:拘泥。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時說不過他,於是拍著呂蒙的背說:「我一直以為你只會帶兵,沒想到你學識這麼淵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學識淺陋的呂蒙了。」呂蒙回答:「士三天不見,就應該讓人刮目相待。」後來「刮目相看」即從這裡演變而來,形容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含有重新評定、認識的意義。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勺水的瓢來測量大海的水。比喻見聞短小淺陋。漢.曹操〈與王脩書〉:「但恐旁人淺見,以蠡測海,為蛇畫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