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34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清人,刺文公也。」首章二句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澄澈、乾淨、純潔。如:「清澈」、「清朗」、「清亮」、「清潔」。
高潔、廉明。如:「清望」、「清高」、「清白」、「清操」、「清廉公正」、「清官難斷家務事」。
寂靜。如:「清靜」、「冷清」、「清幽」、「清閒」。
秀美。如:「清麗」、「清雅」、「眉清目秀」、「清秀佳人」。
詳細、明白。如:「清楚」、「清晰」。
了結。如:「清帳」。
整理。如:「清理」、「清掃」、「清除」、「清倉」。
單一的。如:「清唱」、「清一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iàn釋義︰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明.宋應星《野議.催科議》:「為令長者,清人則橐內必肘捉而衿見,墨人則身責必侈用而廣償。」 參考詞語︰掣衿露肘注音︰ㄔㄜˋ ㄐ|ㄣ ㄌㄨˋ ㄓㄡˇ漢語拼音︰chè jīn lù zhǒu釋義︰掣,牽動。「掣衿露肘」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論說策議.處置宗祿查核邊餉議》:「屯政修而軍食足,量加以今日之年例,可使無掣衿露肘之患,則邊富矣。」 02.《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裁縫做件衣服,……真是掣衿露肘,頭一水穿將出去,已是綁在身上的一般;若說還復出洗,這是不消指望的了。」 參考詞語︰掣...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 」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如清人張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貞毅先生傳》引魏禧語:「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意思是說,「廷杖」、「立枷」這樣的刑罰,即使是秦代都沒有,發明這種殘忍刑罰的人,真是罪大惡極啊!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詩集》、《滄浪詩話》等。 (2) 浮光略影:浮光,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閃而過的影子。 (3) 「空中之色」諸句: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的原文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 (4) 劉夢得:劉禹錫(西元772∼846),字夢得,唐彭城人。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當時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 (5) ...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寫著顏軼回,……用鉛筆把他記了出來,預備明日去答拜,其餘都付諸一炬。」 02.《清朝野史大觀.清人藝苑.卷下.石殿撰能闢邪說扶名教》:「遍搜東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餘部,盡付諸一炬,可謂嚴於衛道矣。」
旁敲側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鄰人害怕了,馬上招出某甲搶張姓商人錢的事實。新鄭令記性超群,想到某甲欠稅未還,才能破了這個案子。文末清人但明倫評論說:「有些事無法馬上弄明白,但總會透露出一些端倪,口舌之爭常是沒有結論,非得運用一些方法,旁敲側擊,間接地探取實情,這樣真相就能夠明白了。」「旁敲側擊」指不從正面,而從旁去敲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