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3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126)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
清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澈明淨。《荀子.解蔽》:「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縣驛〉詩:「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詩經.大雅.大明》:「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術》:「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闇,虛心而弱志。」
4.聲音清澈響亮。唐.羊士諤〈郡中即事詩〉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
清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節日。國曆四月五日。清明原是節氣的名稱,後來因與與寒食節相近,漸成為紀念祖先和祭祖、掃墓的節日。西元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又因距冬至日約一百零六天,故稱為「百六」。也稱為「民族掃墓節」、「掃墓節」。
清明上河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張擇端所作。繪東京(開封)士女野遊的景致,人物風光,栩栩如生,為工筆的佳構。
眉目清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面貌清明俊秀。《紅樓夢》第一回:「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裡掐花,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人之處。」也作「眉清目秀」。
此諺在說明過年過節在人民心中的重要性,含有慎終追遠、重視家庭的意義存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澄澈、乾淨、純潔。如:「清澈」、「清朗」、「清亮」、「清潔」。
高潔、廉明。如:「清望」、「清高」、「清白」、「清操」、「清廉公正」、「清官難斷家務事」。
寂靜。如:「清靜」、「冷清」、「清幽」、「清閒」。
秀美。如:「清麗」、「清雅」、「眉清目秀」、「清秀佳人」。
詳細、明白。如:「清楚」、「清晰」。
了結。如:「清帳」。
整理。如:「清理」、「清掃」、「清除」、「清倉」。
單一的。如:「清唱」、「清一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雨過天晴後的明淨景象。後比喻政治清明,時世太平的局面。《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風晦冥之時多。」後亦以比喻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周敦頤傳》:「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也作「光霽」。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時雨春風注音︰ㄕˊ ㄩˇ ㄔㄨㄣ ㄈㄥ漢語拼音︰shí yǔ chūn fēng釋義︰即「春風化雨」。見「春風化雨」條。 01.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今教童子,必使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霑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 02.清.袁枚〈再答尹公書〉:「倘節屆清明,此身與草木同茂,定當先詣平泉領略時雨春風,以捐除宿疾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