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1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指無土可耕,無田可作的人。《禮記.王制》:「無曠土,無游民,食節事時,民咸安其居。」
2.泛指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如:「無業游民」。
無業游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他說這班都是無業游民,往往有打個半死的。」也作「無業遊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ib.ntu.edu.tw/TaiwanWeb/home/index.asp林丁國,〈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
驅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趕開、趕走。如:「驅遣游民」。
無業遊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固定工作,四處遊蕩的人。如:「政府開辦許多收容所,專門收容無業遊民。」也作「無業游民」。
生齒日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口不斷的增多。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僧道藉以養游民》:「況叢林紺宇,分養無告之民。生齒日繁,豈可泥腐儒之陳言哉!」
游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地方臨時招募的士兵。游勇指無編制的散兵。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三:「今海內新遭髮捻之禍,元氣已極敝矣,無業之游民,失職之游勇,伏戎於莽,紛紛皆是。」
打前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上留覆額的短髮。《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尤其犯惡打前劉海的人,見了總是要打的。他說這班都是無業游民,往往有打個半死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