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滲入     
瀏覽人次:2598 收藏人次:1240192
1.液體慢慢的透進物體裡面。如:「雨水滲入泥土。」
    
瀏覽人次:13942 收藏人次:1513640
液體慢慢的浸入或漏出。[例]滲透、滲漏、滲入
    
瀏覽人次:9563 收藏人次:2767706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瀏覽人次:51669 收藏人次:1223157
1.滲入、滲進。如:「沁骨」、「沁入心脾」。唐.孫欣〈奉試冷井詩〉:「仙闈井初鑿,靈液沁成泉。」
    
瀏覽人次:14486 收藏人次:4987493
1.混合、滲入。[例]摻雜、夾雜
浸淫     
瀏覽人次:11463 收藏人次:696407
1.浸漬、滲入。《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是以六合之內,八方之外,浸淫衍溢。」
    
瀏覽人次:11168 收藏人次:285536
滲入船中。《說文解字.水部》:「淦,水入船中也。」
    
瀏覽人次:8430 收藏人次:2459430
1.液體自縫中流出或滲入。如:「漏雨」、「漏油」。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孔子     
瀏覽人次:5250 收藏人次:574989
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周易》、《春秋》、《論語》皆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著作  《論語》,是影響中國人言行思想最重要的一部書,書中記載的多是孔子及弟子與時人應答的話語,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們整理編纂而成。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共有三種傳本,即古論二十一篇,齊論二十二篇,魯論二十篇。古論、齊論早已亡佚,現在流傳的是魯論。在南宋時為大儒朱熹選入四書,此後...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4440 收藏人次:634730
. Parsons) 韋伯(M. Weber)—科層體制理論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墨頓(R.K. Merton)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 杜威(J. Dewey) 著有《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將學校當作一種社會制度。 主要理論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代表人物 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