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6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漁人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他日可以在裡頭看景生情,得些漁人之利。」《隋唐演義》第五二回:「王世充殘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裡覬覦非望,以收漁人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魚。如:「漁業」、「漁民」、「漁船」、「漁獲」、「漁翁得利」。
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如:「漁利」。
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魚的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陽〉詩:「漁人共留滯,水鳥自喧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