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激烈的爭戰。如:「這場球賽,雙方在激戰了三個小時後,終於分出了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烈、急劇的。如:「激增」、「激漲」、「激戰」。唐.李朝威〈柳毅傳〉:「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
鏖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苦戰、激戰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軍隊二十餘萬,遂密謀造反。但司馬昭對鍾會的野心亦早有防備,遂遣軍入蜀討伐鍾會,雙方在蜀宮城內外展開激戰,鍾會被殺,後由監軍衛瓘接管蜀軍。由於衛瓘亦曾參與誣陷鄧艾,怕事跡洩露,於是派人殺鄧艾父子,師纂亦在被殺之列。師纂平日為人,個性急躁,對人苛薄而缺乏恩澤,所以死狀極慘,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膚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後來「體無完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傷慘重。亦用來比喻遭人批評、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
大眾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肇興潛匿於「集集堡」(現南投集集鎮),並於同治二年招集兵馬效忠清軍,打敗來犯的戴軍。後戴軍重啟攻勢,激戰之後斬首二百餘人。數年後,當地居民將屍體收集,並設立小祠供奉,也將每年的農曆8月23日定為祭典之日。現在大眾爺祠已是當地最主要的信仰中心,而8月23日也成為集集大拜拜的日子。(同註3) 參考書目註1.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12四版),頁54。註2.〈大眾爺的由來〉,http://tw.myblog.yahoo.com/kuo707727@kimo.com/article?mid=13875註3....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組織抗清斗爭,顧炎武和他的兩位好友也參加了保衛昆山的戰斗。昆山軍民跟清軍激戰二十一天后,因為兵力懸殊,終于失敗。昆山城陷落的時候,顧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斷了右臂:撫養他成長的嬸母(也是他的繼母),聽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絕食自殺,臨死時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女子,以身殉國也是理所應當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團上眼睛了。"顧炎武痛哭一場,葬了他的繼母,離開了他的家鄉。他想渡海去投奔魯王,還沒有去成,魯王政權已經覆滅了。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但畢竟勢...
越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趁日本投降的機會,趁機建立政權。但是另一方面,原殖民國法國為重新統治越南,於西元一九四六年起和越共爆發戰爭。在法國戰敗的情況下,一九五四年法、越簽訂停戰協定,在日內瓦會議決定沿北緯十七度劃越南為南、北兩部,北越由共產黨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簡稱北越)統治;南越則於一九五五年由吳廷琰成立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分治的局面並不穩定,北越不斷派遣軍事人員南下進行煽動與武裝顛覆。一九六○年南越共產勢力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整合南方各種反抗力量,從事游擊戰。美國為防止共產主義散播,持續擴大軍事介入,高峰時期有超過五十萬美軍在越南作戰,雖損失慘重卻始終無法得勝,國內反戰情緒因而高漲。一九七三年各方在巴黎簽署停戰協約,美軍從南越撤出,由南越軍隊承擔作戰任務。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政府投降,南、北越復歸統一。
血雨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殺戮的慘酷。如:「經過一番激戰,戰場上屍骸相枕,一片血雨腥風。」也作「血浪腥風」、「腥風血雨」。
酣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激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