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烽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人來犯,燃火示警,夜間舉火為烽,白天燔煙為燧。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故修障塞,飭烽燧,屯戍以備之邊。」宋.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詞:「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防守邊疆遇有敵人來犯,便點燃高臺上的煙火,以為警報或求助。如:「烽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邊防舉煙警示的訊號。《墨子.號令》:「比至城者三表,與城上烽燧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來瞭望、監視敵情的碉堡。通「堠」。《史記.卷二五.律書》:「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築亭候,修烽燧。」唐.章懷太子.注:「亭候,伺候望敵之所。」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匈奴來請和親,上下其議。……恢曰:「不然。臣聞鳳鳥乘於風,聖人因於時。昔秦繆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時宜之變,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國十四,隴西、北地是也。及後蒙恬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烽燧,然後敢牧馬。夫匈奴獨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國之盛,萬倍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彊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閉目安息,使身心凝定沉靜,以休養精神。如:「沉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披介冑而睡。」
烽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烽火」:《史記.卷四.周本紀》褒姒1>不好笑,幽王2>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3>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注解〕 (1) 褒姒: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褒人所獻,姓姒,故稱為褒姒。 (2) 幽王:周幽王,姓姬,名宮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詳。寵幸褒姒,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廢申后而立褒姒,後弟申侯和犬戎攻而殺於驪山之下,在位十一年,諡曰幽。 (3) 烽燧:古代邊防用來示警的煙火。白日放煙告警叫烽,夜晚舉火告警叫燧。 2、「連天」:《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嚴尤說王邑曰:「昆陽城小而堅,今假號...
煙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烽火連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1、「烽火」:《史記.卷四.周本紀》褒姒1>不好笑,幽王2>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3>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注解〕 (1) 褒姒: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褒人所獻,姓姒,故稱為褒姒。 (2) 幽王:周幽王,姓姬,名宮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詳。寵幸褒姒,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廢申后而立褒姒,後弟申侯和犬戎攻而殺於驪山之下,在位十一年,諡曰幽。 (3) 烽燧:古代邊防用來示警的煙火。白日放煙告警叫烽,夜晚舉火告警叫燧。 2、「連天」:《後漢書.卷一.光武...
介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被甲和頭盔。為古代的軍服。《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水滸傳》第八○回:「不知詔意若何,未敢去其介冑。」
干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盾和羽翳,皆供樂舞時用。羽為文舞,干為武舞。《書經.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干兩階,七旬有苗格。」宋.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詞:「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