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爻象     
瀏覽人次:337 收藏人次:0
1.易卦中的爻辭與象辭的合撰。《易經.繫辭下》:「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
2.易經各卦的六爻所顯示的形象,引申為形跡、跡象。《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恐他走到庵俚,看出爻象。」
    
瀏覽人次:21221 收藏人次:361093
1.八卦上的橫線,長的全線「⚊」稱為「陽爻」,斷開的兩段線「⚋」稱為「陰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共八卦,而二卦相重可得六十四卦。《易經.繫辭上》:「爻者,言乎變者也。」
2.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之讀音。
    
瀏覽人次:11816 收藏人次:3490074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仿效、摹擬。如:「象形文字」。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53944 收藏人次:5342497
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18323 收藏人次:2183012
※《易經.屯卦.象》〈象〉1>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2>。」 〔注解〕
(1) 〈象〉:〈象傳〉,為《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
(2) 經綸:整理絲線。此指規劃、治理。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18225 收藏人次:1796871
《易經.既濟卦》〈象1>〉曰:「水在火上。既濟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 〔注解〕
(1) 象: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象傳」。
(2) 既濟:渡水完成,比喻事已完備。既,已。
(3) 豫防:事先防患。豫,通「預」。
言之有物     
瀏覽人次:9494 收藏人次:592833
《易經.家人卦.象》〈象〉1>曰:風自火出2>,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注解〕
(1) 〈象〉: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象傳」。
(2) 風自火出:〈家人〉的卦象,離下巽上;風指巽,火指離,火燒則空氣上升形成對流,產生風,如同家之本,由人而出。
群龍無首     
瀏覽人次:5598 收藏人次:253787
這是一句出自於《易經》的成語。易卦的道理是藉由陰爻、陽爻的排列組合來表現。陽爻象徵了陽剛,陰爻象徵了陰柔,陰陽二氣如果中和諧調就表示理想,否則就是過或不及。《易經.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第一爻初九,表示陽氣潛伏,到最上一爻上九,表示陽氣過盛,過盛則不佳,所以爻辭才會說:「亢龍有悔。」亢,就是最高的。居於最高位,不知收斂,一味強出頭,就會有悔。所以〈乾卦〉又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就是指擁有陽氣本佳,但如果過於強勢,物極必反,反而不美。所以最好是位居於群龍中,知所謙虛,不為龍頭,才是吉兆。這是《易經》的人事道理,也是「群龍無首」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轉用來比喻一群人中缺乏領導者。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5488 收藏人次:157424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之卦」(也稱「變卦」、「動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
經綸滿腹     
瀏覽人次:3066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腹經綸」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屯卦》〈象〉1>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2>。」 〔注解〕
(1) 〈象〉:〈象傳〉,為《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
(2) 經綸:整理絲線。此指規劃、治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