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0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亡。《三國志.卷三一.蜀書.劉二牧傳.劉璋傳》:「瑁狂疾物故,璋復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兵三百人并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漢太守。」《三國演義》第八二回:「今諸將雖多物故,然尚有十餘人,何慮於劉備?」也作「物化」。
2.事故。《墨子.號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垂涎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賈誼《新書.卷四.匈奴》匈奴之使至者,若大人降者也,大眾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賜食焉。飯物故四五盛,羹胾膹炙,肉具醯醢,方數尺於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觀者,固百數在旁。得賜者之喜也,且笑且飯,味皆所嗜而所未嘗得也。令來者時時得此而饗之耳。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1>其所自,以吾至亦將得此,將以此壞其口,一餌。 〔注解〕 (1) 悇憛:音ㄊㄨˊ ㄊㄢˊ,憂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誡、命令。如:「申敕」。《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
雞皮鶴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仙人島》:「詢舊時之戚族友朋,盡已物故,即有一二存者,亦已潦倒龍鍾,雞皮鶴髮,覿面不復可辨。」
赤地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雖有攘2>四夷3>廣土斥境4>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5>亡度6>,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亡7>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8>。」公卿共難勝曰:「此詔書也。」勝曰:「詔書不可用也。人臣之誼,宜直言正論,非苟阿意順指。議已出口,雖死不悔。」於是丞相義,御史大夫廣明劾奏勝非議詔書,毀先帝,不道,及丞相長史黃霸阿縱勝,不舉劾,俱下獄。有司遂請尊孝武帝廟為世宗廟,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下世世獻納,以明盛德。武帝巡狩所幸郡國凡四十九,皆立廟,如高祖、太宗焉。 〔注解〕 (1) 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漢景帝之子...
物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死亡。唐.杜甫〈天育驃騎歌〉:「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辯才雖物化,參寥猶夙昔。」也作「物故」。
刺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殺別人的人。《後漢書.卷二七.杜林傳》:「弟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楊賢於隴坻遮殺之。」《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譬如我們家裡有了刺客,是決不能不捉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