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9.14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質不滅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反應前諸物質的總和,與反應後諸物質的總和恆相等,稱為「物質不滅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根本、特性。如:「質地」、「質料」、「特質」、「流質」。
人的天性、本性。如:「氣質」、「資質」。
樸實的本性。如:「質樸」、「文質彬彬」。
責問、盤問。如:「質問」、「質疑」。
以人或財物作為抵押。如:「質押」。
作為抵押的人或物。如:「人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火弄熄。如:「滅火」、「把油燈吹滅」。
除去、使消失。如:「滅亡」、「消滅」、「滅口」、「滅跡」。
消失、消逝。如:「幻滅」、「破滅」。
沉沒、淹沒。如:「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規章。如:「法律」、「定律」、「金科玉律」。
約束。如:「自律」、「律己甚嚴」。
音樂的節拍、高低。如:「旋律」、「音律」。
統一。如:「一律」。
律詩:一種詩的體裁。有固定的格式,並講究押韻、對仗等。有五言與七言兩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物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質量,占有空間的實體,稱為「物質」。
不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熄。《史記.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若舉炎火以爇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2.不消失、不滅亡。《文選.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南朝梁.王巾〈頭陁寺碑文〉:「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