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犀利     
瀏覽人次:15379 收藏人次:2943484
1.堅固銳利。多指武器而言。《漢書.卷七九.馮奉世傳》:「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萬人,一月足以決。」
2.形容語辭、感覺、目光等敏銳鋒利。唐.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序〉:「未幾,改職方知制誥,詞鋒犀利,絕人遠甚。」
    
瀏覽人次:15589 收藏人次:3142941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6579 收藏人次:793299
堅利、銳利。如:「犀利」。《漢書.卷五九.張衡傳》:「雖有犀舟勁楫,猶人涉卬否,有須者也。」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53731 收藏人次:2759751
(一)04.清.陳夔龍《夢蕉亭記》卷二:「稿中有句云:『某亦曾近侍三天,忝居九列,豈能俯首王瞿,比肩于孫』等語。筆鋒犀利,咄咄逼人,猶是當日講筵氣概。」
冷嘲熱諷     
瀏覽人次:20256 收藏人次:1368310
近義:冷言冷語,冷嘲熱罵反義:義正辭嚴辨似: 「冷嘲熱諷」及「冷言冷語」都有言語中帶諷刺意味的意思。 「冷嘲熱諷」側重於尖酸的嘲笑與譏諷;「冷言冷語」側重於冷淡的態度與言辭。 冷嘲熱諷 冷言冷語 辨似例句 ○ ㄨ 這個犀利的評論家,總是以~的筆調批評時事。 ㄨ ○ 他一不高興就板著臉,對人~的,任誰都受不了。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20140 收藏人次:2511204
本指文章旨趣高超,辭采峻切犀利。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後以興高采烈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樣子。《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老殘以為他一定樂從,所以說得十分興高采烈。」《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幸虧一個文七爺,興高采烈,一檯吃完,忙吩咐擺他那一檯。」
厲害     
瀏覽人次:17238 收藏人次:4065599
1.猛烈、高強。《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快把這人交給我,萬事全無。如若不然──哼哼──你可知我的厲害!」也作「利害」。
2.嚴重、劇烈。《老殘遊記》第五回:「誰知道,就鬧的這麼厲害,連傷了他四條人命。」也作「利害」。
3.譏笑人差勁、笨拙。如:「這麼簡單的事都可以搞成這樣,你也未免太厲害了吧!」
針鋒相對     
瀏覽人次:11778 收藏人次:471941
「針鋒相對」現在多用於指互相對立抗衡的狀況,與典源「針鋒相投」意義相反。《景德傳燈錄.卷二五.天臺山德韶國師》記載,德韶國師在開釋弟子時說道:「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相,事無不通,理無不備。」意思是說:問話與回答同樣犀利尖銳,但彼此間又能相互投合,沒有絲毫的歧異、不一致,其中備載一切事理,投射於任何事物均無不通。至於將「投」改作「對」,如清代文康的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十三妹本是個玲瓏剔透的人,他那聰明正合張金鳳針鋒相對。」則與原有的相投義相反,表示相互對立,不相上下。
伶俐     
瀏覽人次:7492 收藏人次:1682644
2.口齒犀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衛朝奉見他人物整齊,說話伶俐,收納了,撥一間房與他歇落。」《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湯鎮臺見他說話伶俐,便留他在書房裡喫飯,叫兩個公子陪他。」
崛起     
瀏覽人次:5947 收藏人次:135304
1.興起。如:「他以犀利的筆鋒,崛起於文壇。」也作「倔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