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7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狐丘之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列子.說符》:「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後用以比喻人當謙虛,切勿自滿,方能避禍得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山、小土堆。如:「丘陵」、「丘壑」、「沙丘」。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勉、警告。如:「告誡」、「規誡」。
格言、教條。如:「女誡」、「摩西十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肉食性動物。像狗但體型較小,性狡猾多疑。
狐臭:人腋下流汗所散發的異味。
狐疑:狐狸性多疑,故比喻多疑。如:「他對於別人說的話總是滿懷狐疑。」
狐媚:以不正當的手段迷惑人。如:「做人要務實,別只想靠狐媚的手段騙取名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