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舒和的樣子。《荀子.子道》:「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唐.楊倞.注:「猶若,舒和之貌。」
2.猶如、好像。《墨子.尚賢中》:「未知所以行之術,則事猶若未成。」宋.蘇軾〈叶嘉傳〉:「嘉之所為,猶然粗疏然。」
3.亦、尚且。《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如同。如:「猶如」、「雖死猶生」。
還、仍舊、尚且。如:「意猶未盡」、「記憶猶新」、「雖敗猶榮」。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如:「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1>若朴,混若濁,曠2>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注解〕 (1) 敦:厚重、樸實。 (2) 曠:廣大、開闊。 ◎2《老子.第四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歸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8) 視民如傷:人民已安定,而視之猶若有傷。言文王愛民深切,不敢勞動。 (9) 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猶未見,繼續追求,不敢自滿。 (10)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討伐,大戰於牧野,敗紂而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武。 (11) 不泄邇:不輕慢近賢。泄,狎。邇,近。 (12) 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滅紂有功,封於魯。武王崩,又輔佐幼主成王,攝政,東征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之亂,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鼓槌。同「枹」。《韓非子.功名》:「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禮記.禮運》:「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金甌無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土完整鞏固。語本《南史.卷六二.朱异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一》:「但各州之地,俱半錯衛屯,半淪苗孽,似非當時金甌無缺矣。」
阪上走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斜坡上滾動彈丸。比喻事情發展的趨勢迅速而順利。《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必相率而降,猶若阪上走丸也。」
金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金製的小盆,比喻國土完整鞏固。《南史.卷六二.朱异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齣:「萬事無過一醉休,昇平元老固金甌。」
以夜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歸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8) 視民如傷:人民已安定,而視之猶若有傷。言文王愛民深切,不敢勞動。 (9) 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猶未見,繼續追求,不敢自滿。 (10)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討伐,大戰於牧野,敗紂而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武。 (11) 不泄邇:不輕慢近賢。泄,狎。邇,近。 (12) 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滅紂有功,封於魯。武王崩,又輔佐幼主成王,攝政,東征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之亂,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3)...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