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8.133 ms
共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裁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攬一切政治大權的專制統治者。
|
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
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獨、一個、獨自。如:「獨唱」、「獨身」、「獨處」、「獨一無二」、「獨門獨院」。
只。如:「不獨」、「大伙都贊成,獨他反對。」
特異的。如:「獨出心裁」、「特立獨行」。
專斷。如:「獨裁」、「獨夫」、「獨斷獨行」。
|
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刀剪等把紙或布割裂、剪開。如:「剪裁」、「裁紙」、「裁縫」。
決斷、判斷。如:「裁決」、「裁判」、「裁奪」。
削減。如:「裁員」、「裁減」、「裁軍」。
體制、格式。如:「體裁」、「別出新裁」。
控制。如:「獨裁」、「制裁」。
|
獨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上的決定,取決一個人或極少數人的專制統治,稱為「獨裁」。
|
腥風血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殺戮的慘酷。如:「任何國家深度民主化之後,便不易有腥風血雨的慘案發生。」也作「血浪腥風」、「血雨腥風」。
|
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如同史達林之於蘇俄,羅斯福之於美國,其皆因環境使然,若如今史達林生長於美國,便不一定會成為一個大獨裁者。換言之,一個人在假機關可以發生領導作用,但若釣到以機換後卻不見得能發揮領導功能,此乃因兩者的情境有別。註1. 權變研究法權變研究法為一種綜合性方法,或稱之為素質--情境研究法,採用此法的人多秉持,「人與情境交互影響論」,認為領導系兼受領導者的素質及領導的情境所影響,故需兩法並用。而此法的研究重點則為,何種領導素質宜應用在何種情境中,才能發揮其領導之效果。註1.此類型的研究方法在197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並且在198...
|
威權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南亞,當時的政治菁英主張,由威權政府領導國家經濟會比民主政體的自由政策來得有效。一、 威權體制下,獨裁者僅要求政治權力能夠長時間集中於本黨或特定人士,所以在政治方面的活動加以嚴格控管,並對人民施以維持其獨裁地位的種種必要行動,如:剷除異己。二、 威權政府較極權政府最大的差別在於,威權政府較不重視控制人民的一切意識形態,對於非政治的生活範疇較無限制,政府並不企圖使人民如見神一般崇拜領導者。三、 威權政府並不以政府之名義全面成立有政治意味的社會團體,而是以扶植市民社會中的無實權社會團體,以製造多元政治體制的假象。(註2) ...
|
階下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指立於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後泛指被拘禁的人。[例]獨裁者垮臺後,立刻遭到法庭審判成為階下囚。
|
法西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是,在西元1929年美國的經濟大恐慌,終止了歐洲的經濟成長。無法解決經濟危機的歐洲政府,便讓一些獨裁者藉機奪取了政權。 經歷西元1919年,義大利王國面臨嚴重的危機:工業遭到破壞,失業率上升,罷工不斷和工人強佔工廠。許多義大利人認為只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才有能力重整義大利,恢復秩序。這個政黨是個有紀律的團體,以古羅馬高級執政法官的權力標誌聞名。法西斯黨的成員都是依率穿著黑衫,其中大部分是對大實業家和地主不滿的人。西元1922年,墨索里尼發動像羅馬進發的奪權遊行(羅馬為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皇帝被迫命他為首相。自西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