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6.3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用後評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後評估是一種瞭解建築環境使用性的研究工作。它是美國在1960年代社會科學家和行為科學家希望對人造環境(建築與城市)進行瞭解,所研發出來的一種研究理念和方法,特別受到環境行為學者的重視,並成為建築學者探究建築環境構築成效的一種工具。用後評估是針對人造環境(建築物、建築群、景觀)的使用者、管理者或關係人進行調查,以瞭解研究對象的使用狀況和其中人與環境的關係,以便對當初的規劃(目標、經費、規範)、設計(創意、問題解決)與施工(方式、過程、條件)進行檢討。評估的最終目的是將評估結果作為該類型建築未來在規劃、設計和施工時的重要參考,以期能修正缺失提高效能。換言之,這是一種回饋性的研究,重在提升專業工作...
Preiser,W. F. E.,Rabinowitz, H. Z.,and White, E.T. (1988).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New York: Van Mostrand Reinhold Co.Zimring, C. (2002). Postoccuapancy evaluation: issues and implementation. In R. B. Betchel and A. Churchman(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如:「用人」、「任用」、「運用」、「用兵」。
功能、效果。如:「功用」、「器用」、「作用」、「效用」。
吃、飲。如:「用飯」、「用菜」、「用茶」、「用湯」、「用餐」。
花費的錢財。如:「家用」、「零用」、「花用」、「用度」。
付出、施行。如:「用情」、「感情用事」、「用盡心機」。
需要。如:「你不用去!」、「這件事不用你插手!」
可供使用的、應用的。如:「用品」、「用具」、「用途」、「用處」。
用功:認真學習。如:「用功讀書」、「努力用功」。
用意:存心、意圖。如:「你的用意何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的文字或言語。如:「文評」、「詩評」、「影評」。
判定。如:「評判」、「評分」、「評理」、「評定」、「評估」、「評斷」、「評議」、「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推算。如:「估計」、「低估」、「估價」、「估量」、「評估」。
估衣:待出售的舊衣服。
評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預定的準則,去衡量方案已有或將有的效果,以決定其可行性,供選擇或改進的參考。如:「捷運工程對沿線環境的影響,已委託某研究所進行評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