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30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的古字。《說文解字.部》:「,古文以為詩大雅字。」
量詞。計算布帛類紡織品的單位。同「匹」。如:「兩布」。
1.腳。《說文解字.部》:「,足也。」
記。《廣韻.上聲.語韻》:「,記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以為計算單位,故稱為「布」。如:「這布的樣式是最新的。」也作「布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稱布和綢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匹白布。宋.蘇軾〈同柳子玉遊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詩:「巖頭練兼天靜,泉底真珠濺客忙。」也作「匹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四丈寬八寸;端,長五丈寬八寸。「端」為唐代時測量布帛的測量單位。宋.吳潛〈七八用喜雪韻四首〉之三:「也知天女散花難,束帛戔戔幾端。富貴何妨還白屋,繁華亦欲傲蒼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獨一匹馬。比喻獨自一人。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詞:「當年萬里覓封侯,馬戍梁州。」
先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頭、正對著頭。元.無名氏〈柳營曲.鴛帳裡〉曲:「犯由牌寫得精細,先裡拿下王魁。」也作「劈頭」。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1>想當初向清明日共飲金波,張孔目家世墳塋,須不是風月鳴珂。他將俺2>兒女夫妻,直認做了雲雨巫娥3>。俺自撇下家緣過活,再無心段綾羅4>。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5>。俺張孔目6>怎還肯緣木求魚7>,魯齋郎8>他可敢暴虎馮河9>。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 (2) 俺:音ㄢˇ,我。北方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為元雜劇中常用語。 (3) 雲雨巫娥:雲雨,指男女歡合。巫娥,指巫山神女。見「巫山雲雨」。 (4) 段綾羅:原意為綢緞、絲織品。此指婦女日常瑣碎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1.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2.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3.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4.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1.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2.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4.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5.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1.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2.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3.蔬果。通「蔬」。《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
1.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2.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3.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有規矩的。如:「端正」、「端莊」、「品行不端」。
用雙手捧物。如:「端茶」、「端菜」、「端碗」、「端盤子」。
事物的兩頭皆稱為「端」。如:「尖端」、「末端」、「筆端」、「尾端」。
事情的開始。如:「開端」、「發端」、「事端」、「爭端」。
項目、方面。如:「變化多端」、「詭計多端」。
抬高自己的身分,待人驕傲。如:「她最喜歡端架子了!」、「你看他又端起來了真可笑!」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而有包粽子和龍舟競技等習俗。如:「每年的端午節都好熱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