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之若仇     
瀏覽人次:134 收藏人次:0
痛恨他人如同仇敵。《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也作「疾之如仇」。
    
瀏覽人次:36477 收藏人次:1470101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33512 收藏人次:253258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15987 收藏人次:2727013
病。如:「疾病」、「積勞成疾」
快速。如:「疾雷」、「疾風勁草」、「疾馳而去」。
痛苦。如:「民間疾苦」。
痛恨。如:「疾惡如仇」。
急迫。如:「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9259 收藏人次:1320367
怨恨。如:「報仇」、「仇人」、「仇視」、「仇敵」、「恩將仇報」、「深仇大恨」。
姓。
疾之如仇     
瀏覽人次:108 收藏人次:0
痛恨他人如同仇敵。《晉書.卷五○.秦秀傳》:「秀性忌讒佞,疾之如仇。」也作「疾之若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