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6.2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雷不及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聲突然響起,使人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措手不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塞兒領著這三百人真個是疾雷不及掩耳,殺入府裡來。」《文明小史》第七回:「趁此天色尚早,他們或者未必起身,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網。」也作「疾雷不及塞耳」、「迅雷不及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到。如:「及格」、「及第」、「推己及人」、「水深及膝」。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追及」、「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牽涉、影響到。如:「波及」、「涉及」、「普及」、「言不及義」。
和、與。如:「書及劍」、「予及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遮飾。如:「掩蓋」、「遮掩」、「掩飾」、「掩護」、「掩人耳目」。
關上、合上。如:「掩口」、「門是虛掩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如:「疾病」、「積勞成疾」
快速。如:「疾雷」、「疾風勁草」、「疾馳而去」。
痛苦。如:「民間疾苦」。
痛恨。如:「疾惡如仇」。
急迫。如:「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不上。《文選.班彪.王命論》:「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文選.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也作「不如」、「不若」。
2.時間上做不到。《文選.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3.不足、不滿。《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侍衛之士不及五百人。」
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摀著耳朵,表示不願聽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有識傍觀,猶卻掩耳,況當之者乎?」
疾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迅雷、急雷。《文選.枚乘.七發》:「似神而非者三,疾雷聞百里。」《紅樓夢》第九六回:「黛玉聽了這句話,如同一個疾雷,心頭亂跳。」
2.比喻事情發生的迅速。如:「這件事情來的突如疾雷,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