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染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情沉重,無藥可救。比喻事情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參見「病入膏肓」條。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風雨秋堂套.賺〉:「真個崔張不讓,命該彫喪,險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布或其他東西加上顏色。如:「洗染」、「染髮」、「印染」、「染色」。
沾著、受影響。如:「感染」、「沾染」、「一塵不染」。
患、得。如:「染病」。
男女間的不正常關係。如:「他們兩人有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心臟下、橫膈膜上的部位,古代認為是藥力無法到達的地方。如:「病入膏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晉書.卷五六.孫楚傳》:「夫療膏肓之疾者,必進苦口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油脂。如:「膏油」。
軟黏的半固體。如:「牙膏」、「藥膏」、「梨膏」、「枇杷膏」。
土地肥美的。如:「膏田」。
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體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分。舊說以為是藥效無法達到的地方,故引申為病症已達難治的階段。《西遊記》第一○回:「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
2.比喻百姓的痛苦。唐.杜甫〈壯遊〉詩:「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
3.位於肩背部的穴道,約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側三寸處的穴道。指壓按摩膏肓,可具治擰筋、喘息、心窩痛、疲勞等療效。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中醫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無藥可救。語本《左傳.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鏡花緣》第一三回:「賤妾之恙,雖得女兒取參略延殘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風中之燭。」後比喻事情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燈》第二○回:「熱腸動處真難默,冷眼覷時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願奉宣聖失言箴。」也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