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病的小孩。如:「病童的家屬在加護病房外焦急地守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安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頓撫慰。[例]那名護士正試著安撫病童對打針的恐懼。
身體病弱兒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因常須住院醫療或在家療養而無法天天到校上課,以致影響了學習,所以需要給予特殊教育。其目的主要在提供病童一個不妨礙治療同時又益於健康的學習環境。 二、鑑定原則對於深體病弱之鑑定,主要由醫師負責,在會同時特教老師、家長等相關人員協商個別化教育方案,唯在鑑定時,必須遵循下列幾個原則:1. 身體病弱兒童各器官系統之功能障礙之認定,應等治療告一段落,確定短期內無法矯正,其身體功能有障礙,而影響學習者。2. 身體病弱兒童的疾病若屬於進行性的,應規定及鑑定醫生之判定,定期重新鑑定。3. 因兒童仍在成長,某些疾病雖知無法矯正,但因兒童...
天使症候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方向則是在促進非口語的溝通。協助的工具如溝通板與圖片適用於早期的介入。 極度活動與過度運動的AS病童需要特教老師的介入,有時會需要「抓牢」他們的過度運動行為。教室的設計以結構化的情境要較為理想。不斷且一致的行為矯正能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如廁與飲食、穿衣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注意力不集中型,比較容易被師長忽略就醫。研究發現,若ADHD於幼年期開始發病,會有30%-70%的病童將持續病情至青少年及成人,而成人期的ADHD患病比例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整體而言,台灣地區約有2%成人患有ADHD。 主要核心症狀ADHD有三大類特徵症狀:注意力不集中 (Inattention)要求ADHD/ADD兒童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課程,教室裡除了上課內容與老師的講解外,還有許多引起兒童好奇的刺激,如窗外風景、同學說話的聲音等,正常兒童懂得分辨什麼時候應該要注意哪些,並有自我抑制的能力,但ADHD兒童...
垂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輩詢問晚輩,或上級詢問下級。[例]院長頻頻垂問病童的復原情形。
身體病弱兒童的教育安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天天到校上課,學業和情緒都受到影響,所以床邊教學有其必要性,可做部分的學業及心理輔導。2. 解除病童們的煩悶、抑鬱心情:因為長期臥床或住院心情不好,所以做床邊教學可以消除負面的情緒。狹義的床邊教學是指課業輔導;廣義的床邊教學,還包括了說故事、音樂、美術、剪貼、團體活動等。3. 輔導有不良習慣的病童:前面提到,父母親的不當教導可能造成病童的依賴、放縱、退化等不良行為。所以床...
身體病弱兒童的臨終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的兒童與年輕人。2.積極而整體性的照顧方式:涵括生理的、情緒的、社會性的、與靈性的層次。3.提升病童的生活品質,且為家人提供支持。4.範圍:處理令人痛苦的症狀、提供喘息照顧,照顧同時延續到死亡及過世後的家人悲傷期照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特殊需求、身體病弱兒童、特教老師、震驚與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抑鬱、接受英文關鍵字: special need、Physically sick children、Illness accompanying experience、shock and denial、anger、bar...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