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3.29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作一事或成立一組織,首先建議及發動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發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先創議一事,或事件的發生。《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臣伏念方今災害發起,彌彌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源集中於重點社區,探討社會問題的成因,實驗新的處理方法,同時監測結果,並將研究結果回報給政府及地方發起人,共同決定政策上的運用。這種取向顯示,行動研究適合應用社會科學的知識及研究技術來解決社會的問題。教育的行動研究教育界在1940年代晚期開始嘗試運用行動研究,到了50年代晚期與60年代初期間,由於美國學術風氣偏好政府支持的大規模研究,因而放棄小規模的行動研究,後來又因不滿意由上而下的研究方式,以及財源緊縮的影響,又重新對行動研究產生興趣。教育的行動研究,可以作為縮小理論與實務差距的手段,它反映了一個實務的形式,而且可成...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那‧魯道(Mona Ludao,1882~1930),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族頭目,1930年霧社事件的發起人。目錄1 生平1.1 早年1.2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1.3 霧社事件與遺骸2 參考書目 生平 早年莫那‧魯道是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人,父親魯道‧魯黑(Ludao Luhei)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的頭目,也是霧社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莫那‧魯道高大剽悍,13歲時便開始出草。(註1) 與日本的舊恨新仇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統治初期,日人尚且以法律消極否認原住民人格、土地所有權,1902年後則開始積極侵奪原住民土地...
陳千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創作觀點4 連結 生平  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1922年生於台灣南投名間,1938年舉家遷居台中豐原,日治時期台中一中畢業。戰時為志願兵被派至南洋,戰後復員返台。「笠詩社」發起人之一,曾任「台灣筆會」會長。1939年至1943年以日文創作,1958年起以華文創作,以筆名桓夫寫現代詩,以陳千武的名字寫小說。  陳千武就讀台中一中五年級時,日本政府積極推動「改姓名運動」,日本人透過各種管道,威嚇利誘,要台灣人把台灣姓名改為日本姓名,陳千武在學校帶頭反抗這項政策,因而遭到留校查看的處分,後來更因為...
蔡元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很好的出路,回到紹興和上海,藉著教育工作來宣傳革命,凡是與革命有關的組織,他無不參加活動,或為主要發起人,或擔負重要責任,然後與國民革命匯合。這些國內革命的伏流,不僅直接間接促進了同盟會的組織,也為辛亥革命建立了一個不拔的根基。清末,知識分子參加革命行列的很多,但其中具有傳統功名者,所佔比例甚小;而以翰林高官獻身革命者尤少,元培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參加革命,實導源於其愛國心與自由思想;而環境對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他生長在浙東,凡明清之際如黃梨洲、張蒼水、全謝山諸大儒的民族思想,他都潛接而默識之。嚴復譯天演論的時候,常...
Wi-F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Wi-Fi覆蓋在21世紀初期,世界各地許多城市宣布,計劃全市範圍的Wi-Fi網路。這被證明是比最初發起人設想的更為困難,結果,大多數的這些項目取消或無限期擱置。但是有幾個是成功的,例如在2005年,美國加州Sunnyvale,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的城市,提供全市免費無線網路連接。2010年5月,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承諾Wi – Fi的普及,到2012年。無論是倫敦金融城,或伊斯靈頓已經有廣泛的室外Wi-Fi覆蓋全球已建和建造中的Wi-Fi城市已經超過500個,其中覆蓋率最高者為台北市,其已達到全市已有4000個無線存取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