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8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話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名。中國近代流行的一種詩體,流行於五四運動後,其特色除以白話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協韻的格律,完全不同於古時作詩的體例規則。頗為自由、活潑。也稱為「現代詩」、「新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淨,如雪、牛奶的顏色。如:「白雪」、「乳白」、「白報紙」、「白色的花」。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日間、光明。如:「白天」、「白晝」、「東方發白」、「月白風清」。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空無所有。如:「交白卷」、「白手起家」。
徒然。如:「白搭」、「白說」、「白跑一趟」、「白忙一場」、「白白的浪費這多人力,真可惜!」
坦率。如:「只要你坦白說出真相,我不會怪你的。」
戲劇中的對話。如:「對白」、「道白」、「旁白」。
不付出代價而得到的。如:「白吃白喝」、「白看了一場電影。」
表明、陳述。如:「自白」、「告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白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現代漢語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往往一本書被翻譯了出來,白話不像白話,文理不成文理。」
2.無關緊要的事。《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王三老正在門首,同幾個老人家閒坐白話。」
3.沒有根據的話。《紅樓夢》第五七回:「你又說白話。蘇州雖是原籍,因沒了姑父姑母,無人照看纔就來的。明年回去找誰?可見是扯謊。」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須抄題。(十二) 改變文體式以往常常用「翻譯」來訓練學生,所謂翻譯就是把古文或古典詩、詞、曲,翻成白話詩、文,藉此可測出學生對原文理解或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出學生運用白話文的能力。不只如此,同樣的理念也可以運用在「今」翻「今」上,亦即不同文體間的轉換,所以此種命題方式可定名為「改變文體式」。例題如下:老獅子,毛髮長。瘦猴子,來幫忙。大剪刀,喀喀響。老獅子,頭頂光。瘦猴子,心裡慌。幫來幫去,幫了個倒忙。
新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五四運動後流行的白話詩體。其特色除以白話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協韻,完全不同於古時作詩的體例規則,較為自由、活潑。也稱為「白話詩」、「現代詩」。
格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統法中指法律條令。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五.孝行》:「復讎禮所許,殺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心,義不顧命。國家設法,焉得容此。殺人成復讎之志,赦之虧格律之道。」《舊五代史.卷三七.唐書.明宗本紀三》:「自兵興以來,法制不一,諸道州縣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請以舊制曉諭,改而正之。」
2.詩、詞、曲、賦的平仄、音韻、字數、句數等形式和規律。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貫穿古今,覶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宋.許顗《彥周詩話》:「有五句成篇者,盡古今詩之格律,足以資詳博,不可不知也。」
3.個人生活行為在主觀上所遵循法度和規則。唐.竇冀〈懷末上人草書歌〉:「狂僧揮翰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色,後期的譯筆逐漸退步,顯得較無趣味。 觀點林紓雖思想保守,但他並不完全排斥白話文學,他也曾經寫過白話詩,只是反對盡廢古文。他極力維護封建禮教,指責青年人「欲廢黜三綱,夷君臣,平父子,廣其自由之途轍」,但卻又將與封建禮教不相容的《迦茵小傳》整部譯出。林紓的古文論,以桐城派提倡的義法為核心,以左、馬、班、韓之文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為「取義于經,取材于史,多讀儒先之書,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滅之光氣」。但卻又看到了桐城派的種種弊病,反對墨守成規,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
現代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近代新興的詩體。參見「白話詩」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