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皺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紙張、衣物上顯出的折疊皺紋。如:「這件褲子在腰部打了三道皺褶,穿起來寬鬆自在。」
皺褶皮海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maroucium pliciferum Redikorzev
群體大且呈半圓形,其底部中央具有附著之能力,長約120公釐,高約50公釐,外表呈淡黃色半透明,裡面橙紅色之個體清楚可見,長約20公釐,共有1~3個排水孔,上有舌狀突起,前段可分為3葉,鰓絲有13~14列,每列每側有12~16個孔,胃表面有30個皺褶
在日本本州南部、四國、九州皆有分布。
行群體生活。
無。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尾索動物亞門(Subphylum Urochordata)
海鞘綱(Class Ascidiacea)
複海鞘目(Order Synascid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部的紋路。如:「皺紋」。
物體有摺痕的。如:「皺摺」、「皺紙」、「皺皺巴巴」、「衣服弄皺了」。
緊擠。如:「皺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物上的折紋。如:「皺褶」、「百褶裙」。
台灣獼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的時候會腫脹變紅,但並不十分明顯,等到秋冬繁殖季節,性皮就會充血腫脹,整個尾跟部下方呈紅色而且有些皺褶,甚至也帶著血跡好像是月經來潮一般。此為一種發情的現象。(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獼猴英文關鍵字: Macaca cyclopis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102。註2:台灣哺乳動物,邢偉廉著,徐偉繪圖,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頁77。
犀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故而回復速度驚人。白犀牛也是體型最大的犀牛,粗厚的灰色皮膚上,除了腹側及前腿與身體相連處外,少有皺褶。幾乎是草食性動物,上唇堅硬寬直,能夠緊貼地面吃草,因此又稱「方唇犀牛」。白犀牛白天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泥中打滾,夜間才會開始吃草。雄性在河流和岩石為界的領地上巡視,擊退出現的對手,但會讓雌性或是接近成年的同類進入。(註2) 黑犀牛黑犀牛主要以樹木和灌木當作食物,牠們上嘴唇像前突起,而且非常靈活。黑犀牛比白犀牛好鬥,遇到危險之後並不是馬上逃開,而是直接衝上去。黑犀牛是近視眼,但嗅覺相當靈敏,習慣將自己的糞便踢開。牠們大多...
海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生活在同一海域裡,但海豹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除了沒有外漏的耳朵(露在外面的耳朵已縮小成皮膚上的一條皺褶),但牠們的聽力卻還是相當好。海豹無法用後鰭支撐身體的重量這是因為牠的大腿股在股骨窩裡彎曲,後鰭是縱向生長在身後的,整條腿只能前後扭動。如果海豹要在陸地上移動,牠就必須像毛毛蟲一樣,彎曲前進。海豹也不像海獅和海狗一樣合群。雖然他們也會聚集繁殖,但每對海豹常常一起生活,雄性也不會為了爭奪更多的配偶而大打出手。(註1)2. 海豹是食肉類動物,牠們一生大多的時間都在水裡,能夠連續幾星期的待在海裡,並且能在極地寒冷的水域中生存...
大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腦主宰的機制。<註1> 大腦的組成大腦分成左右兩半球,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大腦表面的皺褶稱為腦溝,皺褶的生成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因人而有不同的差別,大腦中間有中央溝,將大腦分成前後兩部分,這些溝裂將大腦分成五個主要部分,分別為中央溝以前、外側裂以上的額葉;兩側的顳葉;中央溝以後的頂葉;頂葉後的枕葉及位於大腦中央的島葉。大腦表面包覆著灰質,主要由神經細胞的細胞本體組成,皮質的深部則稱為白質,主要由髓鞘組成。 腦死是判斷死亡的最主要標誌,...
台灣山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中空而且外層由黑色的角質外鞘所包覆,稱為「洞角」,這也是牛科動物的重要符號,基部有似年輪班的環狀皺褶,稱為「角環」,這是因為不同的季節生長程度不同所致。在一歲半前所長的角(約六、七公分)並不產生角環,而後每年幾乎都會形成一環。洞角是終身不脫落的,只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長,但年紀越大生長越慢。在功能上,角是防禦的武器,遇到敵害時,山羊會用角猛力地頂撞,當然在發情季節中,雄羊也會因爭風吃醋而用角相互打鬥。(註2) 食性台灣山羊是植食性動物,雖然只要是綠色植物大部分牠都能吃,但是因環境中植物相的不同,所吃的食物種類也有差異。...
唐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頭,因此他們說話和吞嚥時舌頭都會向前伸,嘴唇常因過於乾燥而龜裂。有一半的唐氏症兒童兩隻手的關節處有皺褶,百分之四十的心臟有某種缺陷,也很容易感染中耳炎及感冒。在美國兩個地區,將唐氏症孩童安置在普通班級已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這種策略我們稱為融合模式(inclusion model)。不過,這樣的孩子需要多一些的幫助與個別化的進步指標,有別於班上其他的孩童。與一般正常的孩童安置再一起,孩子可以有很好的說話模仿對象,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說話與人溝通的技巧。唐氏症的孩童並不一定需要接受語言治療師的口語訓練。通常在父母與老師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