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下     
瀏覽人次:337 收藏人次:0
1.向下。唐.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喻世明言.卷三五.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皇甫松去衣架上取下一條縧來,把妮子縛了兩隻手,掉過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將妮子起去。」
2.底下、下面。唐.白居易〈新樂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無底傍無邊。」
急轉直下     
瀏覽人次:2811 收藏人次:0
情況迅速轉變,並且順勢發展下去。如:「這場籃球賽經過了三十分鐘的纏鬥後,我方球員因體力耗損過甚,以至於戰況急轉直下,最後竟然由勝轉敗。」
直上直下     
瀏覽人次:151 收藏人次:0
由上往下,由首至尾。《水滸傳》第六七回:「官道傍邊,只見走過一條大漢,直上直下相李逵。」
    
瀏覽人次:17571 收藏人次:4872520
不彎。如:「直線」、「筆直」、「直徑」、「直挺挺」。
縱的、從上到下的。與「橫」相對。如:「直升飛機」、「直行書寫」。
公正無私、有理的。如:「直道」、「正直」、「是非曲直」、「理直氣壯」。
純樸無飾、坦白爽快的。如:「直爽」、「直話」、「直率」、「直性子」、「直來直往」。
不轉折、沒有阻隔的。如:「直通」、「直達車」。
呆板、僵硬。如:「兩眼發直」、「凍得我兩腿都直了!」
連續不斷的。如:「他一直對著我笑!」、「直到下課,我都還沒有看見他來。」
    
瀏覽人次:17478 收藏人次:16744954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87651 收藏人次:8543128
#《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1>僧問趙州2>:「承聞和尚親見南泉3>,是否?」州云:「鎮州4>出大蘿蔔頭。」這僧也是個久參底,問中不妨有眼,爭奈趙州是作家,便答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可謂無味之談,塞斷人口。這老漢大似個白拈賊相似,你纔開口,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特達英靈底漢,直下向擊石火□,閃電光中,纔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佇思停機,不免喪身失命。江西澄散聖判,謂之東問西答,喚作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麼會,爭得遠錄公云:「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麼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累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
鍥而不捨     
瀏覽人次:86974 收藏人次:3789443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例句4 辨誤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解釋雕刻ㄧ件東西,ㄧ直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堅持不懈。 例句學習要有鍥而不懈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 辨誤「鍥」不能誤讀為「ㄑㄧˋ」
    
瀏覽人次:26586 收藏人次:5209436
彷彿、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20383 收藏人次:485281
※《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龐居士問:「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覷1>;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覷;士禮拜2>。師歸方丈3>,居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又問:「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這裡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
(2) 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此指請教完畢的行禮。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19041 收藏人次:2368409
形容水奔流直下,通暢快速。語本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後亦用「一瀉千里」比喻文筆流暢,氣勢奔放,或比喻快速下降且持續不停。
△「一落千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