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68.7493 ms
共 12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的人。如:「群眾」、「觀眾」。《左傳.隱公四年》:「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1.平凡的、普通的。如:「芸芸眾生」。《楚辭.屈原.漁父》:「眾人皆醉我獨醒。」
2.許多的。如:「眾多」。唐.杜甫〈望嶽〉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語出《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引申為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如:「我們不怕事情有多複雜,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眾口鑠金,積非成是,到時候就麻煩了。」也作「群口鑠金」。
|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
譁眾取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迎合眾人的言語行動來博取他人的注意。《漢書.卷三○.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也作「譁世取寵」。
|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矢,箭。的,箭靶子。眾矢之的指許多支箭所共射的靶子。比喻大家一致攻擊的目標。如:「他作奸犯科,喪盡天良,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一心,力量堅固如城。比喻團結一致,同心協力。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二.炮說》:「故曰兵無常形,地無常勢,果能眾志成城,則又何炮之不可用乎!」也作「眾心成城」、「眾心如城」。
|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梁書.卷三九.羊侃傳》:「景進不得前,退失巢窟,烏合之眾,自然瓦解。」《文明小史》第三回:「這綠營的兵固然沒用,然而出來彈壓這般童生。與一班烏合之眾,尚覺綽綽有餘。」也作「烏合之卒」。
|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得眾人擁護、愛戴。《隋書.卷一.高祖紀上》:「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以高祖皇后之父,眾望所歸,遂矯詔引高祖入總政。」也作「眾望所積」、「眾望所依」、「眾望攸歸」、「眾望有歸」。
|
芸芸眾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世間一切生靈或特指塵世凡人。清.秋瑾〈革命軍制論〉:「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
眾目睽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都睜大眼睛注視著。如:「魔術師技巧高超,在眾目睽睽下將道具變不見了。」也作「萬目睽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