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7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礦物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於活體或死亡之有機體中有機型態之元素,轉變為無機型態而供植物生長利用之過程。礦物化是經由燃燒或動物代謝而發生。因微生物無所不在,具有相當高的生長速率,可分解所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機物,是礦物化之重要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蘊藏於地層中供開採利用的自然物質。如:「金礦」、「銀礦」、「煤礦」、「鐵礦」、「錳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物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變化。《莊子.齊物論》:「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文選.揚雄.甘泉賦》:「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
2.死亡。唐.杜甫〈天育驃騎歌〉:「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辯才雖物化,參寥猶夙昔。」也作「物故」。
礦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經自然作用形成的無機物。具有一定的晶體構造,可以用化學式表示的化合物,物理性質相對固定。除了水銀之外,礦物以固體形態呈現。
定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年1.1 以碳定年1.2 以鈾定年1.3 參考文獻 定年只利用某些技術和方法,以測定地質、生物化石或考古方面的年代。(註1) 以碳定年地球上的碳大部分為安定的碳-12。空氣中的碳,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化合物形態存在,但由於宇宙線的撞擊,使大氣中的碳含有極微量的碳-14,碳-14與碳-12一樣都能和氧結合成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於是所有植物中都含有極微量的碳-14,當動物吃了植物後,或是吃下了草食性動物微,因此所有生物中具有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而且當某種生物死亡後,在體內的碳-14就會以恆定的速率進行衰變。碳-14的半衰期為5570年,以此可經由測量測定古代遺物所具有放...
食品營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營養在食品科學學門中為一重要的主流學科,其主要內容涵蓋營養學、膳食療養學(或稱疾病營養學、臨床營養學)、生命期營養、營養生物化學或營養化學、公共衛生營養學及營養評估等學科。 營養學(英語: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熱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人以及多數動物攝入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攝取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養分或養料)以維持生命活動。通過適當的攝入營養可以免去很多疾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