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55019 收藏人次:3408928
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社會學習論由極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修正者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提出,融合部分認知心理學觀點.班杜拉屬於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者。(註1)目錄1 (一)強化並非構成學習的必要條件2 (二)學習來自於觀察與模仿3 (三)模仿學習有不同的方式4 (四)模仿學習非機械式反映5 (五)最能引起兒童模仿的楷模6 (六)...
生涯決定的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4293 收藏人次:101956
Krumboltz(1994)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背後的基礎是來自Bandura(1986)社會學習論與增強理論,個人的人格與行為特性受其獨特的學習經驗所影響,這些經驗包含對環境中積極或消極增強事件的行為接觸與認知分析。社會學習理論的論點不代表人類是環境中受制約而被動的有機體,相反的,人類在經驗到環境的制約及增強後,能主動的依據自己的行為目標及需要進行適當的反應。關心人如何做決定,並強調行為(行動)和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影響...
生涯決定之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220 收藏人次:0
  生涯決定之社會學習論源自心理學上班杜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人所有的性格與行為傾向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學習經驗而非內在的發展或心理歷程,這種學習經驗包含正向與負向增強事件的接觸與認知。
  這種觀點並不意謂人完全受環境的制約而成為被動的機體,個人仍具有極大的自主性:個人以其智慧與解決問題能力,了解其週遭的增強作用並加掌握,以配合個人的目標與需要。
  依據社會學習理論,個人的生涯決定主要受四類因素的影響:(1)遺傳因素及特殊能力;(2)環境情況及特殊事件;(3)學習經驗;(4)工作取向技能。個人即在此四種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響下,透過經驗的累積與歷練...
    
瀏覽人次:37584 收藏人次:8329241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27763 收藏人次:5246714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18948 收藏人次:4553402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13291 收藏人次:6422196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瀏覽人次:9138 收藏人次:3606033
土地神。如:「社神」。
為工作、生活或共同目標而組成的組織、團體。如:「報社」、「社區」、「社會」、「社團」、「合作社」。
學習     
瀏覽人次:8583 收藏人次:773718

(一)電腦根據以往經驗改進其自身各種性能的程序。
(二)針對特定的目的,獲得知識以達到目的的過程。  「學習」的定義因心理學派的不同而有異;例如,行為論認為:「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而在行為上所產生的較為持久性的改變。」而認知論的定義為:「學習是由於經驗而在知識或認知結構產生持久性改變的歷程。」由這些定義可知學習至少包括三部分:(1)行為或知識的改變是較為持久性的;(2)改變的重心是學習者的行為或個人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內容;(3)改變的原因是學習者的練習或經驗所造成的,而不是動機、疲勞、藥物或其他生理因素造成的。
  因此,學習可解釋為是個人與環境互動所引起的行為,或認知改變之結果或歷程。行為論將人們在學習時所產生的行為改變,與當時周遭正在發生的事件加以聯結;認知論是在描述並解...
社會     
瀏覽人次:2594 收藏人次:290339
1.由人及其互動所形成的集合體,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與制度。
2.某一階級或某些範圍的人所形成的群體。其組合分子具有一定關係,依此關係,彼此合作以達到一定的目的。如:「上流社會」。《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一個小節級同個茶酒保,把著團書來請張員外團社。原來大張員外在日,起這個社會,朋友十人,近來死了一兩人,不成社會。」
3.舊時里社逢節日的酬神慶祝活動。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三月》:「諸軍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會,結縛臺閣,迎列于道,觀睹者紛紛。」六十種曲本.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三齣:「今年社會,可勝似上年麼?(淨)今年齊整,跳鬼判的,踹蹺的,做百戲的,不能盡述。」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