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2.1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祖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是指大祖的始廟,古制,廟號不遷最尊者曰祖,次曰宗;禰是指父廟。古之王者須將祖禰立為法制,表現親疏厚薄之宜。據[禮記.大傳]云 :「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文中是說天子大禘之祭,為表現追遠尊先、大報本始之意,要推及始祖所自出之帝而追祀之,而以始祖配祭。諸侯祫祭,可推及最初封國的大祖。大夫及學士不得立高祖之廟,主已遷毀則空,必要時須請示國君,經國君同意後聯合同族,祭及高祖。故周武王牧野之戰後,由周公完成追王之禮,追尊大王亶父、王季歷、文王昌,奉其廟享天下之奉,不可因他們原來的身分對待,這就是所謂「上治祖禰,。據[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漢代有禰衡。
1.先父的祠廟。《公羊傳.隱公元年》:「惠公者何,隱之考也。」漢.何休.解詁:「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2.地名。春秋時鄭地。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荷澤縣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親的父母。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通稱先代的人。如:「遠祖」、「先祖」、「祖宗」。
創始者。如:「鼻祖」、「祖師」、「佛祖」。
長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為非作歹,不肯悔改。《晉書.卷八五.劉毅傳》:「而長惡不悛,志為姦宄,陵上虐下,縱逸無度。」《舊唐書.卷一一八.元載等傳.史臣曰》:「眾怒難犯,長惡不悛,家亡而誅及妻兒,身死而殃及祖禰。」
嘲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戲謔。《南史.卷三三.荀伯子傳》:「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訶毀,或延及祖禰,示其切直。又頗雜嘲戲,故世人以此非之。」《紅樓夢》第六一回:「於是又有素日一干與柳家不睦的人,見了這幫,十分稱願,都來奚落嘲戲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