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於天地的初創、神靈的奇蹟,以及說明風俗習慣、儀禮和信仰的起源與意義的故事。多為先民對古代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解釋和美麗的嚮往,富有浪漫主義的精神。清.徐珂《清稗類鈔.會黨類.天地會》:「傳言天地會之起因者,頗近神話。」
2.荒誕無稽之談。如:「你在說甚麼神話!別做夢了!」
希臘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古希臘的神及英雄事蹟為題材的神話傳說。對西方文化、藝術影響極大,許多偉大作家、藝術家,都曾自此汲取創作靈感。
古代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上各國家、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神話神話,是其國家,其民族之從原始時代以來的文化與思想之產物。是關於神和像神一樣的英雄的故事。大抵是由於古人不能解釋大自然的規律,對於大自然千變萬化的現象,感到恐懼和無力,於是他們通過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隨後又在生產勞動中塑造出英雄人物。中國古代有那些著名的神話著作例如:《后羿射月》、《大禹治水》、《黃帝擒蚩尤》、《夸父追月》、《...
神話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是宗教的基本要素,而神話舞蹈是指眾神及女神的宗教舞劇,配合崇拜時的教習或儀式舞蹈兩者同時進行。每一個宗教都發展出自己一套典型體系,對於神的崇拜取決於祂的身份,而確定其身份的便是神話;例如希臘人把宙斯看成最高神,人類之父,法律保護者,罪行報復者等等情況下,宙斯信仰就是宗教,但宙斯的傳記、婚姻及其冒險便是神話;一切神話,即使最不合理的都有人相信,如果把神話從宗教中摒除,那必然也摒除儀式。除宙斯外,神話儀式舞蹈還出現於:埃及的伊希斯(Isis)╲歐西里斯(Osiris)╲霍樂斯(Horus);回教的哈珊(Hassan)╲胡聖(Husain)╲阿拉(Allah);希臘的宙斯╲雅典娜黛安娜;亞述的伊...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又名。 (3) 搏:音ㄅㄛˊ,撲打。 (4) 巾箱:古代放置頭巾的小箱子。 (5)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4) 河陽:地名。春秋晉邑,在今河南省孟縣西。 (5) 北山愚公:神話傳說中欲移太形、王屋二山的老人。 (6) 且:將要。 (7) 懲:苦於。 (8) 塞:阻隔不通。 (9) 迂:曲折。 (10) 聚室:聚集在室內。 (11) 畢力平險:同心協力平定險阻,指移山。 (12) 指通:開通。 (13) 豫南:河南省之南。 (14) 漢陰:漢水之南。 (15) 雜然相許:紛紛同意。 (16) 獻疑:提出疑問。 (17) 君:妻妾對自己丈夫的稱呼。 (18) 曾:尚且。 (19) 魁父之丘:像魁父那樣的小丘。魁父,古代的小山名,地約在現今河...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夸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後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壯志但未竟大業。南朝宋.釋僧愍〈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當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真謂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婁是神話中黃帝時代的人,相傳他能夠把百步之外的野獸細毛看得根根分明,所以董無心說,像離婁這樣的人可說是視力極好了。孟子在勸諫梁惠王行仁義之道時,曾經借用離婁的視力,他說:「如果有人說,他的力量可以舉起百鈞(三十斤為一鈞)之物,卻舉不起一根羽毛;他的視力能夠看見野獸初生的細毛,卻看不見一堆木柴,請問大王您會相信他嗎?」梁惠王回答:「當然不會。」孟子於是又說道:「舉不起一根羽毛,或看不見一堆木柴,是因為不肯去做,而非做不到。現在人民生活困苦,朝不保夕,是因為大王您不肯行仁義之道,讓恩澤遍及百姓,而非大王您做不到啊!」後來「明察秋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能洞察一切,能看到極細微的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